隋炀帝游江都
公元604年7月,太子杨广杀父弑君,接着又杀掉自己的哥哥杨勇,当上了皇帝,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隋炀帝。
公元605年,隋炀帝派大臣宇文恺建造东都。宇文恺为了迎合隋炀帝追求**的心理,把工程规模搞得特别宏大,每年为建造东都而征用的民工就有两百多万人。而且为了供隋炀帝游玩,宇文恺还在洛阳西面建造了一个花园,名叫“西苑”,园内亭台楼阁,奇花异草,应有尽有。其中*别出心裁的是在冬天树叶凋落的时候,用彩绫剪成的花叶扎在树上,使这座花园看上去四季长青。
隋炀帝喜欢外出巡游,宇文恺就专门为他造了一个活动宫殿,叫“观风行殿”。宫殿装饰豪华,下面装着轮子,可以随意转动。但隋炀帝并不满足,他听说江都(今江苏扬州)是人间天堂,便征发数百万劳工为他开凿一条从洛阳到江都的运河,使他可以乘坐彩船巡游江南。
5年后,大运河终于开通了。运河刚刚完工,隋炀帝就带着20万人的庞大队伍去江都巡游了。他和皇后分乘2条高大的龙船走在*前面,接下来的几千条彩船里坐的是宫妃、王公**和文武百官,后面的几千条大船上装载着卫兵和物资。运河两岸,修筑了柳树成阴的御道,五色缤纷的彩旗随风飘扬。8万多名民工被征来给他们拉纤,还有2队骑兵夹岸护送。此外,隋炀帝还要求沿岸百姓向他们“献食”,必须是丰盛的宴席,而且每顿都要准备上百桌,吃不完就在岸边挖坑埋掉。与此同时,很多百姓却因没有饭吃而被饿死。
隋炀帝到达江都后,尽情地游玩享乐,耗费了上亿钱财。而后隋炀帝又两次征发民工,开通“永济渠”和“江南河”,还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的一条“邗沟”疏通。*后,把四条运河连接起来,就成了一条贯通南北,全长4000里的大运河。
隋炀帝如此穷奢极欲、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瓦岗军开仓分粮
杨玄感起兵反隋失败后,李密逃到了瓦岗寨,投奔翟让。翟让知道李密学识渊博,很器重他。那时候,附近有很多小股的农民起义军,李密到各处去联络,说服他们联合起来,听从翟让指挥,使瓦岗军更加强大。
起义军决定攻打荥阳,荥阳太守向隋炀帝告急,隋炀帝派大军镇压。李密利用隋军将领有勇无谋、骄傲轻敌的心理,让翟让正面迎击敌人,自己带领人马在荥阳北面的密林设下埋伏。翟让抵挡了一阵,假装败退,隋军紧紧追赶,进入了李密的埋伏圈。李密一声令下,埋伏的瓦岗军将士就一齐杀出,把隋军的人马团团围住,*终隋军全军覆没。经过这一场战斗,李密在瓦岗军里提高了威信。李密不但号令严明,而且生活朴素,凡是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钱财,他都分给起义将士。日子一久,将士们就渐渐敬佩他了。
公元617年春天,李密建议翟让趁隋炀帝在江都巡游的机会进攻东都。翟让认为可行,便派人到东都刺探隋军情况。不幸的是那个人被隋兵抓住,走漏了消息,隋军反而加强了对东都的防御。于是李密改变计划,率兵攻打东都附近的兴洛仓(在今河南巩县)。兴洛仓是隋朝*大的粮仓,城里挖��3000个大窖,每个窖里贮藏着8000石粮食,还有很多其他物资。这些都是隋炀帝多年来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
翟让、李密率领7000精兵攻打兴洛仓。隋军本想顽抗,怎奈瓦岗军如猛虎一般冲杀而来,隋军被打得弃城而逃。攻破兴洛仓以后,李密立即发布命令——开仓分粮。兵士们将一口口粮窖打开,毫无保留地将粮食分给百姓们。饱受饥寒的百姓们从四面八方拥向粮仓,他们拿到粮食后,对瓦岗军感激涕零,千恩万谢。
兴洛仓开仓分粮后,李密的威望越来越高,军队指挥权实际上已经落到了李密手里,翟让觉得自己的才能不如李密,就把首领的地位让给了李密。大家推李密为魏公,兼任行军元帅。
瓦岗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后,乘胜攻下许多地方,隋朝官兵纷纷投降。正当瓦岗军顺利发展的时候,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裂。李密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暗害了翟让。从此以后,瓦岗军开始走下坡路。
P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