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现代化设备管理概述
1.1 设备及设备管理
1.1.1 设备分类
1.1.2 设备管理
1.1.3 近代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
1.2 设备全寿命周期
1.2.1 设备寿命周期曲线
1.2.2 设备综合效率
1.3 现代设备管理理论的三个典型代表
1.3.1 美国的“后勤学”
1.3.2 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
1.3.3 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
1.3.4 维修发展的新趋势
1.4 现代化煤矿设备管理状况分析
1.4.1 煤矿设备管理情况
1.4.2 现行设备管理合理性分析
第2章 点检维修制
2.1 点检维修制的由来
2.1.1 点检维修制的概念
2.1.2 点检维修制的特征
2.2 点检分类
2.2.1 按点检周期分类
2.2.2 煤机点检分类
2.2.3 按是否解体(设备)分类
2.3 点检作业内容
2.3.1 日常点检作业内容
2.3.2 定期点检作业
2.3.3 精密点检作业
2.4 点检维修制的适用条件及意义
2.4.1 点检维修制的适用条件
2.4.2 点检维修制的意义
2.4.3 实行点检制会给企业带来新动力
2.5 点检维修制与传统维修方式的区别
2.5.1 点检与传统设备检查的区别
2.5.2 点检维修与计划预修制的区别
2.6 “三位一体”的点检活动
2.6.1 对一般点检员的要求
2.6.2 对专职点检员的要求
第3章 推行点检维修制的技术体系
3.1 确定点检部位
3.2 确定点检内容
3.2.1 点检内容的基本组成
3.2.2 确定点检项目应考虑的因素
3.3 制定点检的判断标准
3.4 编制润滑标准
3.4.1 给油脂标准
3.4.2 润滑标准
3.5 维修标准
3.5.1 维修技术标准
3.5.2 维修作业标准
3.6 确定点检周期及方法
3.6.1 确定点检周期
3.6.2 简易诊断
3.6.3 精密诊断
3.6.4 点检工具
3.7 编制点检表
……
第4章 点检维修制的方案设计
第5章 维修类型决策
第6章 现场管理及应用
第7章 点检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