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地下空间设计与实践
QQ咨询:
有路璐璐:

地下空间设计与实践

  • 作者:朱建明
  • 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802272828
  •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1日
  • 页数:258
  • 定价:¥27.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地下空间的开发历史及主要模式、地下空间开发的优势及主要问题、地下空间的分类及三维信息系统设计、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地下公共空间设计、现代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及地下工程施工等。
    文章节选
    《地下空间设计与实践》较详细地介绍了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所遇到的有关问题,吸收和集成了国内外的*新研究成果,也包括了作者和合作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反映了地下空间设计及其实践的*新发展和技术水平。《地下空间设计与实践》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地下空间的开发历史及主要模式、地下空间开发的优势及主要问题、地下空间的分类及三维信息系统设计、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地下公共空间设计、地铁设计、地下贮存设计、地下空间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现代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及地下工程施工。《地下空间设计与实践》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岩土工程研究方向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岩土工程、城市地下交通工程、地下建筑与隧道工程和市政工程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2.3.5 现有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1.从法律上明确**拥有地下空间所有权在法律释义或地方法规中,可以援引《土地法》第8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所有”的规定,明确地表以下土地空间为**所有;或者援引《矿产法》“地下资源属于国有”的规定,阐明地下空间也属于一种资源。以此明确:规划区内地表以下的土地空间为**所有。由于中国实行土地公有制,故只需要通过法律明确**对地下空间资源的拥有权,即可从根本上保证在地下空间领域的公共利益和**利益。.2.通过法律明确地下空间权使用权及其主体的责任、义务权属范围由于我国实行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制度,因此,为保护依法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明确**对地下空间的拥有权之后,还需要明确地下空间使用权的主体、主体的权利范围、责任和义务等内容。对已经依法出让地表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应当通过法律程序确认其地下空间的权属范围,明确其地下空间使用权即地下空间权。建议此范围界定为地表以下至建筑物、附着物的基础*深处乎面以上的三维空间。对于“*深基础平面深度”,现有建筑按现状确定,未建项目由主管部门在建筑设计报建审查时确定。相应那些未出让的土地地下空间范围的使用权则为**所有。对这部分空间,可以根据城市规划要求,作为城市公共地下空间或依法出让。可以通过三维空间坐标定位系统来界定宗地范围,并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根据每块地的具体情况对地下空间范围、用途、年期、利用要求等作出相应规定。3.建立完善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规体系除了对现存有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国还可以根据我国国情制定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这个体系大致包括规划管理法规、投资市场管理法规、建设管理法规和使用管理���规等。它涉及规划、投资、建设、经营、维护等多个方面,涉及与政府相关的多个部门领域(包括规划、人防、建设、交通等)。其具体内容如图2.2 5所示。(1)城市规划与设计行政管理法规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各地方的城市规划条例中还没有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及管理的相关规定,从长远来看,有必要在它们中完善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及管理的规定。如地下利用涉及的开发深度、水文地质、工程线路、防护**措施、与地表及相邻建筑关系
    目录
    1 地下空间的开发历史及主要模式1.1 地下空间的开发历史1.1.1 住宅的使用1.1.2 生活娱乐1.1.3 商业及交通设施1.1.4 文化教育1.1.5 军事设施1.1.6 储藏1.2 地下空间的开发模式1.2.1 欧洲模式1.2.2 北美模式1.2.3 亚洲模式1.3 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模式1.4 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2 地下空间开发的优势及主要问题2.1 地下空间开发的优势2.1.1 地理位置优势2.1.2 气候优势2.1.3 防护优势2.1.4 保存优势2.1.5 规划优势2.1.6 综合效益优势2.2 地下空间的缺陷2.3 地下空间的立法问题2.3.1 地下空间立法的意义2.3.2 发达**地下空间的立法2.3.3 地下空间权2.3.4 我国现有地下空间相关法律存在的问题2.3.5 现有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2.3.6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鼓励政策3 地下空间的分类及三维信息系统设计3.1 地下空间按功能分类3.2 地下空间按几何形状分类3.3 地下空间的三级分类3.3.1 三级分类方法3.3.2 具体事例列表分析3.4 城市三维地下空间信息系统设计3.4.1 概述3.4.2 系统数据源分析3.4.3 系统功能需求3.4.4 系统总体设计框架4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4.1 概述4.2 地下空间功能的演化4.3 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原则4.4 地下空间的功能4.5 地下空间布局规划原则4.6 地下空间布局4.6.1 国外地下空间布局理论4.6.2 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形态4.6.3 城市地下空间的布局方法4.6.4 城市地下空间的竖向布局4.7 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布局4.7.1 现状分析4.7.2 地下空间平面布局4.7.3 地下空间竖向布局5 地下公共空间设计5.1 地下公共空间的概念5.2 地下街设计5.2.1 概述5.2.2 地下街的类型5.2.3 地下街平面布置5.2.4 地下街横断面和纵断面设计5.2.5 地下街结构设计5.2.6 地下街环境设计5.2.7 设计实例5.3 地下停车场设计5.3.1 城市停车场现状和解决途径5.3.2 地下停车场形式与规划5.3.3 地下停车场平面布置设计5.3.4 出入口布置5.3.5 地下车库的结构形式6 地铁设计6.1 概述6.1.1 地铁发展的历史6.1.2 存在的主要问题6.1.3 地铁的造价问题6.2 地铁路网规划6.2.1 概述6.2.2 线网基本结构形式6.2.3 线网规划6.3 地铁线路设计6.3.1 概述6.3.2 线路选线考虑的因素6.3.3 影响确定车站分布的因素6.3.4 辅助线分布6.4 地铁车站设计6.4.1 车站类型6.4.2 站台形式6.4.3 站厅布置6.5 地铁出人口设计7 地下贮存设计7.1 概述7.2 食物贮存设计7.3 地下石油贮存7.3.1 地下石油贮存的必要性7.3.2 地下石油贮存的地质条件7.3.3 水封式贮存的基本原理7.3.4 水封式贮存的适用条件7.4 地下冷库设计7.4.1 冷库设计的要求7.4.2 地下冷库平面布置和横断面设计7.4.3 地下冷库的结构设计8 地下空间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8.1 地下结构分类8.1.1 按结构形状划分8.1.2 按土质状况划分8.1.3 按施工方法划分8.1.4 按与地面建筑的关系划分8.1.5 按埋深划分8.2 地下结构荷载8.2.1 地下结构荷载的分类及其组合8.2.2 围岩压力分类8.2.3 深埋和浅埋地下结构的判断8.2.4 深埋结构围岩松动压力的计算8.2.5 浅埋结构围岩松动压力的计算8.2.6 围岩弹性抗力8.3 地下结构计算的力学方法8.3.1 地下结构內力计算力学模型8.3.2 荷载结构计算方式8.3.3 地层结构计算方法8.4 明挖基坑支护桩设计8.4.1支护结构设计的计算理论8.4.2 排桩支护结构设计9 现代支护结构设计方法9.1 现代支护结构原理及类型9.1.1 现代支护结构原理9.1.2 支护结构类型9.2 地下结构设计判断准则9.3 轴对称条件下锚喷支护计算9.3.1 轴对称条件下喷层上围岩压力计算9.3.2 锚杆支护计算与设计9.3.3 一些计算参数的确定9.4 以围岩分级为基础的经验设计9.4.1 设计与施工的一般原则9.4.2 我国与围岩分级有关的锚喷支护经验设计9.4.3新奥法围岩分级与支护设计9.5 基坑支护设计及计算9.5.1 基坑支护设计依据9.5.2 排桩支护结构设计实例9.5.3 土钉墙支护设计实例10 地下工程施工10.1 概述10.2 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10.2.1 敞口放坡施工法10.2.2 围护结构施工法10.3 逆作法10.3.1 逆作法的优缺点10.3.2 逆作法的应用10.3.3 盖挖逆作法施工过程10.4 隧道新奥法10.4.1 全断面法10.4.2 台阶法10.4.3 分部开挖法10.4.4 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对策10.5 浅埋暗挖法10.5.1 概述10.5.2 具体施工方法10.6 盾构法10.6.1 盾构机的基本分类10.6.2 施工工艺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语
    《地下空间设计与实践》是朱建明和张忠苗编写的,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