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2.3 浅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的底面到天然地面的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埋深,一般用符号d来表示。基础的埋深与持力层的选择直接相关,除此之外,选择基础埋深还应当考虑其他一些因素。
埋深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和正常使用、施工、造价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因此埋深的选择是基础工程设计中重要的一环。以下是埋深选择时要考虑的若干主要因素,在满足各种要求的情况下,原则上基础应尽量浅埋。
2.3.1 工程地质条件
地基中直接与基础底面相接触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各土层称为下卧层。为了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的需要,基础应尽可能埋在承载力高、压缩性小的良好土层上,以保证建筑物的**可靠。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还必须注意下卧层的承载力和变形是否满足要求。
选择地基持力层时,当从上至下各土层均是满足要求的良好土层时,可由其他因素来决定基础埋深;当从上到下各土层都是承载力低或压缩性大、不满足持力层要求的软弱土层时,若上部结构荷载较小,各土层仍可作为持力层时,可看成良好土层来对待。若各土层不能满足要求,可考虑采用底面积较大、刚度较好的基础形式,如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必要时也可以使用人工地基或深基础方案,具体可做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对于上部是良好土层而下部为软弱土层的情况,可根据良好土层的厚度和上部荷载的大小来确定埋深。若荷载较大,良好土层较薄,可看成从上到下均为软弱土层来处理,若荷载不大,软弱土层能达2m以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宽基浅埋”甚至不埋的基础方案,例如前述的无埋深筏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