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思考 文 透明
这本小书让我感到意外——我是说,中国有句老话讲“文以载道”,那么在阅读别人“道”的载体时自然应该仔细咀嚼、反复思考。但Steve Krug的这本书偏偏叫做《Don’t Make Me Think》(别让我思考,简称DMMT),这个书名已经让我感到了一种冲击,一种想要把它拿起来读下去的冲动。这正是可用性——也就是本书的主题——希望达到的效果。
是的,这是一本关于Web可用性的书。作为软件***(尤其是有过开发Web应用经验的软件***),我们或多或少都对“可用性”这个概念有些了解:*常用的功能应该在*醒目的位置,需要用户输入的时候应该有提示,等等。但是,它是一项专门的技能吗?甚至需要专门的人才来从事这项工作吗?难道可用性不应该是由美工在设计页面时就已经解决的问题吗?
笔者曾经在某个规模不小的网站做过编辑,这份经验让我能够同时从***、管理者和用户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网站,尤其是它的可用性——而且,确实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譬如说,美工在规划页面时往往倾向于把内容按照重要���程度从上往下排列,这看上去是非常合理的布局;但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在浏览内容网站时视线根本不是从上往下顺序移动的(这个话题有些长,原谅我不再详述),也就是说很多内容网站其实把重要性排名第二或第三的内容放在了*容易被读者忽略的位置。进行这种研究、以及为此类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正是交互设计师和可用性工程师。
有机会管理内容网站的人终归并不太多,DMMT提出了一个更常见的可用性问题。很久以来,很多人都知道Web设计的一个原则:不要让用户点击太多次链接才能得到一项功能。但Krug在书中指出,其实用户并不介意多点击几次鼠标——只要每次点击都是无需思考的。没错,让用户无需思考,这就是DMMT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正是我们应该在可用性方面追求的目标。用另一本交互设计名著《About Face 2.0》中的例子,当你骑自行车的时候你不会思考,想加速就踩快一点,想转弯就转动车把,你不会思考“怎样才能骑得更快”,也不会跟自行车讨论“你真的要转弯吗”。相比之下,我们的网站——以及其他软件产品——让用户思考得太多了。
很显然,为了不让用户思考,软件***和交互设计师们需要思考得更多。Krug的这本书(以及我刚才提到的Alan Cooper的大作)在这方面提供了足够多的指导,这是无庸置疑的。真正有趣的是,在阅读这本书、并且同时开发一个面向大众消费者的网站时,我越来越多地感觉到:设计不仅仅需要动脑筋去思考。你还必须调动你的所有感官,用你的鼻子、你的胃、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直觉去思考。简单地说,如果一个网站设计让你感到恶心,即便它能够通过所有的可用性检验,你也应该大声地说“NO”——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太可能发生。
对于习惯了理性思维的软件***(或者说,程序员)来说,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常常会让我们感到一些不适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交互设计和可用性领域拥有很多女性专家。也许是因为女性有着更加敏锐的直觉、更少受到“机器思维”的影响,使得她们更容易在这方面取得成就。而且,女性常常更倾向于**主义,不论设计一个网站还是翻译一本书都是如此——本书的译者Windy正是这样一位交互设计专业人士,以上这些对于女性的褒扬也正是笔者对她这本译作的评价。
别让我思考,和广告牌设计
这本书的特点,首先是短小精悍。拿在手里就能感觉到,200页的篇幅,一点都不会罗嗦,一个中午,或许临睡前,甚至在飞机上,上下班途中,你就有可能把它一口气读完(怕*有可能的是拿到书以后就爱不释手地读下去了)。
然后呢,它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例如,每一章的开头,用了一页全红的纸张,这样,拿着它,想看看哪个章节的篇幅长短,想要找哪个章节,就很容易也很方便了,对吧?这是对这本书设计上身体力行的直接体现。
Krug先生在每一部分的开头,都会配上颇有意味的句子,在*开始的“关于第二版”中,就引用了教父III中迈可?科里昂的台词:“Just when I thought I was out, they pulled me back in(我刚退出江湖,他们又把我扯进去了)”,来说明第二版的由来,在第六章讲述导航的设计时,用了这样一段:“你会发现自己在一所漂亮的房子里,身边有一位漂亮的妻子,然后你会问自己,呃~……我是怎么来的?”。还有很多好玩的典故,注释,标题(例如,“跺三下脚,说我要回家”,第7章,设计主页),甚至还有一段关于福尔摩斯《血字的研究》的注释,等等。在轻松有趣的引导中读一本书,还能了解到丰富的补充知识,你觉得怎么样呢?
至于我,越往后看,我越喜欢这本书。而且,因为它的关系,我把《教父》I,II,III,《变蝇人》又看了一遍。
篇幅简短,轻松而又诙谐的对话式叙述,然而,还远远不止这些,*重要的是,这是一本关于Web可用性知识的经典之作,每一章都很精彩。除了作者关于Web可用性的三大定律(**定律是“别让我思考”――如果你不能做到让一个页面不言而喻,那么至少应该让它自我解释,这是由Krug先生**次提出来的真知灼见)之外,还讲述了设计主页和导航中的可用性要素,以及跳楼大减价的简易可用性测试引导。而且,在*后一章,作者还为我们提供了两封信,专门讲述如何面对老板和市场部门不合理的设计要求:要求注册时更多的个人数据,要求页面更花哨,等等。
可用性是交互设计的基本目标,了解Web用户的行为特点[我们在想着“精心准备的文字”(或者至少是“产品资料”),而在用户看来更象“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驶过的广告牌”……],了解这些Web可用性的基本要素,每个网站的设计都可以从中得到*直接的帮助。所以,每个跟网站设计有关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它。
到了现在,在看到这些不太光明的访问者和他们的网络使用情景以后,你可能会想,“我为什么不就在当地的7-11便利店找份工作算了?在那里至少有人看到我付出的劳动。”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我想答案很简单:如果访问者将会表现得似乎你在设计广告牌,那就设计出了不起的广告牌吧。
但是,怎样去设计了不起的广告牌呢?怎样做到“别让我思考”呢?
两个小时的轻松阅读;还有,别忘了,在你的网站实际应用这些原则和方法。 ★入选美国**图书频道BOOK POOL评选的近10年来计算机专业图书50强;
★AMAZON网站的网页设计类图书**排行佼佼者;全球**超过10万。
如果你在进行网站设计,为网站编程,或者管理网站,那么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
——Jeffrey Zeldman 《网站重构》作者
有些网站看起来很杂乱;
有些网站能让你轻松地找到资料;
有些网站让你犹如置身迷宫……
为什么网站的可用性会有如此大的反差?
用户在访问网站时有怎样的心理?
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设计网站才能吸引访客?
这本全球Web设计人员的必读经典会给出答案。
可用性设计是Web设计中*重要也是难度*大的一项任务。本书作者根据多年从业的经验,剖析用户的心理,在用户使用的模式、为扫描进行设计、导航设计、主页布局、可用性测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并给出了大量简单、易行的可用性设计的建议。本书短小精炼,语言轻松诙谐,书中穿插大量色彩丰富的屏幕截图、趣味丛生的卡通插图以及包含大量信息的图表,使枯燥的设计原理变得平易近人。本书适合从事Web设计和Web开发的技术人员阅读,特别适合为如何留住访问者而苦恼的网站/网页设计人员阅读。这是一本关于Web设计原则而不是Web设计技术的书。本书作者是Web设计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用幽默的语言为你揭示Web设计中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只需几个小时,你便能对照书中讲授的设计原则找到网站设计的症结所在,令你的网站焕然一新。
本书内容包括:
●用户模式
●为浏览而设计
●导航设计
●主页布局
●可用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