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思想是如此深邃和富于洞见,以致要全面、准确地介绍这样一位先知的思想,不但远非一篇简短的导读做不到,而且也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一两部著作所能完成的。事实上,孔子身后的历史有多长,对其思想的理解、研究就会有多长。因此,本文并不打算系统地介绍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一方面,相关的介绍文字,乃至专门的论著,都随处可见;另一方面,编者认为,无论是概论性的介绍,还是体系性的论述,都不能替代直接面对经典的阅读与聆听。概括、提炼、分析、综合,固有其可取处,也是学院学术的必要手段与保证,但对于这样的经典而言,仅有此却是不够的。要真正领会其思想活力,需要直接面对经典本身,要从《论语》的字里行间去发现。
这里只简要介绍孔子身后所获评价与地位的变迁史,希望从这一特定角度来凸显今天阅读《论语》的某些重要意义,以及编者所认为的在阅读过程中值得留意的某些方面。还在孔子生前,就有人说上天将以他为木铎,意思是说让孔子来教化人民(《论语·八佾第三》“仪封人请见”章),或者称他为“圣者”(《论语·子罕第九》“太宰问于子贡”章)。尽管孔子自己多次否认这一点,这一极高的评价在他身后却很快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论语·子张第十九》里记载了弟子们是如何推崇、捍卫自己老师地位的。战国时期流传着孔子是“素王”的说法,士人们认为孔子之德堪任大位,只因不逢其时而未果,因此只能以教授门徒的方式来教化天下,其功绩堪与在位之君王相媲美,故称“素王”。这种看法直接促成了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封爵活动,他先后被封为“文宣公”、“文宣王”,并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奉为“万世师表”。对他的尊崇,还自然地延伸到他的后人身上,孔氏后人世代受封,由“褒圣侯”进为“衍圣公”,虽历经王朝更替而不绝,直至近代革命时止。毫无疑问,对孔子的尊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其思想学说与人格魅力的真正认可,对孑L子而言,是当之无愧的。孟子曾经说过,“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如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刘勰称孔子“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文心雕龙·原道》)。这是对孔子所作贡献的极为形象而深刻的评���。
孔子被视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他的思想很快就由弟子们传播开去而成为当时的显学,*终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主导思想。尤其是经过中唐以后迄于南宋的儒学复兴运动,儒学以程朱理学的新貌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尤为深著。到了近代,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寻求出路
…… 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十分浓厚的人文经典意识。一方面是传世文献中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典籍(这在世界文化中是罕见的),另一一方面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对经典的持续研讨和长期诵读传统(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由于废科举,兴新学,由于新文化运动和建立新民族**需要,也由于二十世纪百年中国的动乱不安,这一传统被迫中断了。但是近年来似乎又有了一点存亡继绝的新机会。其直接的动力,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提倡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更主要是自下而上,由民间社会力量以及一些知识分子推动的又一次“传统文化热”,尤其表现在与八十年代坐而论道的文化批判不同,一些十分自发的社会文化教育形式的新探索。譬如各地开展的少儿诵读经典活动,一些民间学堂的传统文化研习,一些民办学校、农村新兴私塾等,对学习传统经典的恢复,以及一·些大学里新体制的建立等。其时代原因,表面上看起来与中国近十年的经济活力与和平崛起有关系,其实比这复杂得多。至少可以提到的是:转型社会的道德危机和意义迷失所致社会生活的新问题及其迫切性;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的相互竞争相互激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至上的社会环境中,公民社会的人文精神品质正在迅速流失;在这个背景下,青年一代人中国文化特质正在迅速丧失;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由文化激进主义而带来的弊端渐渐显露,中国文化由遭受践踏到重新复苏的自身逻辑以及文化觉醒;以及从经验主义出发,从社会问题出发,实用地融合各种思想文化的资源以有利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视野等等。总之,一方面是出现了重要的新机会,另一方面也有****的危机。惟其复杂而多元,我们就不应该停留于旧的二元对立的思路,不应该坚执于概念义理的论争,不应该单一地思考文化思想的建设问题,而应该从生活的实践出发,根据我们变化了的时代内涵,提炼新的问题意识,回应社会的真正需要,再认传统经典的学习问题。
所以,这套书我是欣然赞成的。在目前中国文化的发展出现****的新机会,同时也是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愿意做一点负起社会责任的事情,体现了他们的眼光、见识和魄力。如果有更多的出版社和文化单位愿意援手传统文化积累培育工作,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有希望的。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