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一则报道掀起大“风暴”,有人来京“寻仇”
一则引发全国近百家媒体竞相转载的重磅新闻连载掀起了一场“风暴”
。
对新闻媒体而言,轰轰烈烈的转载狂潮犹如一场飓风,各家媒体几乎不
约而同;对这篇系列连续报道中事件发生地的河北保定来讲,更是一场风暴
,7人被刑事拘留,2人被开除公职或撤销职务;一场更大的风暴则是网上十
多万条评论全都是针对这则报道,网民沸腾、社会关注。
更为令人心惊的是,报道刊发后,一支“队伍”来到了报社所在地——
首都北京。
他们自称是“带枪”的,来北京将是“黑道白道���均会有“大动作”,
他们叫嚣要来提记者的人头,他们说采写报道的记者“犯忌”,要“死定了
!”
他们的幕后指使者是谁?
如果这些幕后指使者是“白道”,那可能是一拨警察;如果这些幕后指
使者是“黑道”,那可能是一拨“假警察”。因为这则报道断了他们的财路
,这则报道揭开了这些“假警察”与真警察相互勾结抓嫖罚款的内幕1
2005年11月21日,《华夏时报》深度报道栏目开始推出系列新闻连载《
北京一职员遭遇真假警察事件系列报道》,第二天开始,《华商报》、 《
新文化报》、《广州日报》、《河南商报》、《成都商报》、《华商晨报》
、《重庆时报》、《兰州晚报》、《山西青年报》、《重庆时报》、深圳新
闻网、保定在线、中国宁波网、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等近百家媒体纷纷转载或
摘编这一报道。
究竟这篇报道为受众呈现了什么样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以至带来如此剧
烈的社会反响呢?
2006年1月中旬, 《华夏时报》深度报道部主任李江涛在接受本书作
者采访时显得并不轻松,眉宇间透出的是令人不易察觉的沉重,话语间的停
顿总是令人窒息,我的心也被吊在了嗓子眼里。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也变得
压抑起来,甚至有种呼吸受到**的感觉。
2006年春节后的**,作者应邀赴北京参加《华夏时报》深度报道研讨
会,就这则报道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采访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令人欲探究竟
,即使一个很小的细节都能谈出很多花絮,其中不乏一些惊险的情节。
这到底是一则什么样的报道呢?
嫖客疑心起:“难道我遭遇了假警察"?
这个故事听起来异常玄妙。
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简单到我至今想起,自己也会偷着笑,简单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