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科学翻译史
QQ咨���:
有路璐璐:

中国科学翻译史

  • 作者:黎难秋
  •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2011771
  •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01日
  • 页数:651
  • 定价:¥16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首部系统研究中国科学口译史与笔译史的专著,大纵深,多角度地论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科学翻译史。
    全书由4编组成。首编为译科口译史,以历史时期为纲,论述遍涉外交、外贸、军事、科学与政治等领域的重大口译事件、口译人物与译才培养等。对清末同文馆等培养的二百余名外交翻译官员作了深入的发掘,对其中的佼佼者均有详尽的介绍;对明清翻译科学西方口译人员,如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傅兰雅等的历史贡献予以客观报道;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重要历史事件的口译人员**进行系统发掘与报道。
    二、三两编是外国科学文献笔译为中文的历史,以外译中的附庸期、萌芽期、成长期与形成期为经,以翻译出版机构、翻译人物、翻译成果以及翻译方法与理论等为纬,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探究与报道重要的翻译出版机构及其出版物,如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商务印书馆、中华局与正中书局等;对明末清初、清末与民国3个时期的译书数量有详尽的分析统计;对科学译人、双语与多语科学辞典、科学翻译理论的发轫与发展进行了尽可能的发掘与介绍。
    末编为中国科学文献笔译为外文的历史,在简论中译外历史的分期后,主要从译书的学科品种与翻译人物及其译书两个方面分
    目录
    序言
    绪论
    **编 中国科学口译史
    **章 总述
    第二章 汉代以前(前206年之前)的口译活动
    **节 汉代以前的外交机构与外交活动
    第二节 汉代以前的翻译官员与翻译活动
    第三章 汉代(前206~公元220年)的口译活动
    **节 汉代的外交官员与翻译官员
    第二节 汉代的外交与翻译活动
    第四章 隋代(581~618年���的口译活动
    **节 隋代的外交机构与官员
    第二节 隋代的外交与翻译活动
    第三节 隋代的外贸与翻译活动
    第五章 唐代(618~907)的口译活动
    **节 唐代的外交活动
    第二节 唐代的外交与翻译官员
    第三节 唐代外交活动中的译事
    第六章 宋代(960~1279年)的口译活动
    **节 宋代的外交活动
    第二节 宋代涉外机构与官员
    第三节 宋代外交、外贸活动中的译事
    第七章 元代(1279~1368年)的口译活动
    **节 元代的外交机构与外交翻译官员
    第二节 元代外交过程中翻译活动举例
    第八章 明代(1368~1644年)的口译活动
    **节 明代外交活动简述
    第二节 明代外交翻译机构与官员
    第三节 《明史》中所见翻译活动举例
    第四节 郑和七下西洋的口译人员
    第五节 明代翻译科学书籍的口译人员
    第六节 明代口译人员的培养
    第九章 清代(1644~1911年)的口译活动
    **节 清初口译人员的培养
    ……
    第十章 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口译活动
    第二编 中国科学笔译史——外译中(一):汉至清(前206~公元1911年)外国科学文献的翻译
    第十一章 汉晋至唐宋(前206~公元1279)外国科学文献的翻译
    第十二章 元至明初(1279~1398)外国科学文献的翻译
    第十三章 明末至清初(1573~1795)外国科学文献的翻译
    第十四章 清末(1821~1911年)外国科学文献的翻译
    第三编 中国科学笔译史——外译中(二):民国时期(1912~1949年)外国科学文献的翻译
    第十五章 民国时期外国科学文献翻译概述
    第十六章 民国时期科学翻译出版机构
    第十七章 民国时期科学翻译人员
    第十八章 民国时期科学翻译成果
    第十九章 民国时期科学翻译理论方法述评
    第二十章 民国时期译名统一至双语、多语专科辞典
    第四编 中国科学笔译史——中译外
    第二十一章 中国科学文献日译史
    第二十二章 中国科学文献西译史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