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读懂孩子的心——幼儿常见心理问题解析55例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读懂孩子的心——幼儿常见心理问题解析55例

  • 作者:徐建琴 张晓梅
  •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 ISBN:9787802180499
  •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01日
  • 页数:168
  • 定价:¥21.8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读懂孩子的心——幼儿常见心理问题解析55例》,让孩子的心成为“晴朗的天”。
    幼儿也在心理压力,一些在我们成人眼里看来很不起眼的小事,均可能引发孩子的心理不安,并*终演化为孩子心理疾病的源头。
    好父母为孩子的一生着想,本书将帮你体验养育方式的利害得失,内化恬静安详的品行美德,了解天下父母的所思所为。
    “爱嘉父母教室”将以“爱家”为理念,大力倡导为人父母者将家庭教育当作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学习和感悟,欢迎年轻父母一起来做做家教的功课吧!
    文章节选
    一个人的性格在6岁前已经成型
    5岁的小钢和妮妮是一个楼道里的小伙伴,小钢生在军人家庭,凡事讲究规矩,别看他年纪不大,却早就明白了“男儿有泪不轻弹”的道理。妮妮的情形正好相反,她是家中的娇娃,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便大哭大闹。俩人渐渐长大,在两家大人的撮合下,小钢和妮妮结为了夫妻。然而,这对青梅竹马的伙伴,*终却成为一对怨偶。妮妮抱怨小钢不懂感情,小钢则觉得妮妮举止世俗浅薄,俩人几乎闹到离婚的边缘。
    小钢和妮妮的矛盾产生于两个截然不同的生长环境。小钢的父母从小侧重训练小钢像个男人,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之规。而妮妮父母的教养方式却是娇惯、宠爱,经常采用物质满足代替精神需要。俩人结合后,妮妮所需要的恰恰是小钢*难给予的,俩人矛盾由此产生。
    俗话说,“性格决定人生”,此话一点不假。小钢和妮妮的性格,正在决定着他们的人生。在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的时候,性格就已经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了,等到我们会分析自己的性格,想要有所改变时,却只能感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了。意大利儿童教育专家蒙特梭利在她的著作中这样说道:“儿童的品格和品质,都不是由我们的力量形成的,而仅仅是儿童自己在3岁至6岁间所进行的一系列长期而缓慢的活动的结果”。换句话说,儿童的品格在6岁之前就已雕刻成型,这是我们今天强调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个理由。
    有人说,父母给孩子*好的礼物是“良好而成熟的性格”。可以这么说,一个家庭几乎等于孩子个性和命运的加工厂,简言之,一个孩子的性格和命运是与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育儿启示
    心理健康更需要照顾
    小钢和妮妮的成长经历,对我们做父母的有何启示呢?孩子将来过得好不好,不是由聪明程度决定的,小钢和妮妮都是聪明之人,却算计不来自己的幸福。因此,可以这么说,孩子有良好的性格,幸福人生才有基础。
    ※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塑造孩子良好性格
    对孩子来说,“性格”比“学习”更重要,对家长来说,“了解”比“教育”更重要。孩子的智力学习可以持续20年,而孩子的性格养成*有效且*重要的只有生命的头几年。
    ※注意我们每天所过的生活
    孩子性格是在与周围人**天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日子”以滴水穿石的能量造就了孩子的品行,所以,要时常查看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注意日常生活带给孩子的影响。
    ※了解孩子每个阶段都需要什么样的心理营养
    我们往往愿意花功夫了解孩子身体成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其实,与此同时,更需花一样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孩子心理成熟所需的“钙、铁、锌、硒”是什���。
    ※照顾身体和体恤心理之间的关系需要平衡
    剥夺孩子的本能需要固然不对,但只顾生理不顾精神也不好。养育的过程就好像是坐跷跷板,平衡就是艺术。
    目录
    1 6岁决定人生——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
    第1例 一个人的性格在6岁的已经成型
    第2例 养育方式的传承
    第3例 童年期创伤性经历是一根导火索
    2 拉响心理警报——什么样的孩子心理健康
    第4例 听话的孩子≠好孩子
    第5例 心理健康的标准——让孩子像孩子
    第6例 孩子的问题行为是求救的信号
    3 成长的烦恼
    第7例 有关吃的“斗争”
    第8例 “健康食谱”不一定带来健康心灵
    第9例 总生病的孩子
    第10例 “电视瘾”和“电视孤独症”
    第11例 “孩子撞见我们在做爱!”
    第12例 “我要和爸爸结婚!”
    第13例 “我失恋人”
    第14例 她的玩伴是虚构的
    第15例 孩子的动物朋友
    第16例 送孩子“全托”,你想好了吗
    第17例 孩子上学了
    4 管出来的问题
    第18例 挫折教育的是与非
    第19例 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
    第20例 什么时候管
    第21例 怎么管
    第22例 留住孩子的热情
    第23例 小冤家
    第24例 你不难为情吗
    第25例 越长越小
    第26例 “丑小鸭”是怎样孵化出来的
    第27例 “思维萎缩”的原因
    5 与难缠的孩子过招——面对孩子的坏习惯
    第29例 孩子,你可苦虐待自己
    第30例 孩子说谎不可怕
    第31例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第32例 “手淫”=“色情”吗
    第33例 尿床大王
    第34例 小结巴的伤心事
    第35例 美味的手指
    第36例 我的儿子有“娘娘腔”
    6 幸福是一种感觉——关注孩子的情绪
    第37例 翻译“哭”语
    第38例 面对孩子的怒火
    第39例 当心“母原病”
    第40例 “多米诺骨牌”
    第41例 “妈妈,我怕”
    第42例 孩子也会得“抑郁症”吗
    7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第43例 “我的孩子从小不在我们身边长大”
    第44例 领养的孩子
    第45例 倾斜的家庭
    第46例 赤子丹心
    第47例 养育儿女,质量胜于数量
    8 成人责无旁贷的使命——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
    9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编辑推荐语
    亲爱的年轻父母,你知道吗?幼儿也有心理压力!一些在我们成人看来很不起眼的小事,可能引发孩子的心理不安;一些不良的育儿方式,可能成为孩子的心理阴影;甚至外界对他的期待,都可能演化为孩子压力的心理源。心理障碍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绊脚石,是锁住孩子快乐的“心锁”。本书详细介绍了55例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帮助你读懂孩子的心,让孩子的心成为“晴朗的天”。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