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改革开放——中国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减贫体系
从1949年至今,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49--1956年底,通过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和较为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二是1957—1978年底是计划经济体制阶段。这一时期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优先、“赶美超英”和集体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加上社会政治发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发展脚步停滞,错过了二战以后国际发展的**个黄金时期。中国国民经济在1978年底处于崩溃的边缘,期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居于全球倒数第四。三是1979年至今是中国的转型发展时期。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时期,通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农业经济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封闭式经济向全球一体化经济等结构性转型(世界银行,2004年),中国经济开始出现高速增长,**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贫困人口数量急剧减少,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环境十分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使中国从全世界*为贫困的**跨入到了中等收入**行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教授2007年在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2007”上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具有长期性,至少还可以保持20年。根据**统计局的*新数据,中国的综合国力已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在“以华盛顿共识”为参考的拉美发展模式和东欧发展模式相继出现问题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快速发展给全世界处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提供了新的思路。2004年5月英国**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发表库伯雷·默博士撰写的题为“北京共识”的论文。该文对中国20多年的经济改革成就作了全面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是适于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其他发展中**。目前:以“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以及“中国道路”等为关键词来讨论中国发展的文献和研讨会等日益增多。
以市场机制为核心要素的经济发展战略到一定阶段以后,就很难能够通过涓流效益自动惠及穷人。1985年,当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边际效应发挥到*大的时候,中国政府开始考虑政府主导的专项扶贫措施,于1986年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办,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政府专项扶贫行动,补充以追求效率为**要务的经济发展中对公平的效用不足以及对弱势群体的排斥。从1986年至今,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等一系列重要的扶贫工作指导文件,投入1500多亿元的财政资金,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进行专项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