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家讲史:隋唐五代史(上下卷)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大家讲史:隋唐五代史(上下卷)

  • 作者:吕思勉
  •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ISBN:9787505726239
  •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9.8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阅读国学经典,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极高的文化阅读;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才情;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知廉耻、明是非、董荣辱、辨善恶;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文章节选
    **章 总论
    论史者率以汉、唐并称,其实非也,隋、唐、五代,与后汉至南北朝极相似,其于先汉,则了无似处,何以言之?
    先汉虽威加四夷,然夷狄之人居中国者绝鲜,后汉则南单于、乌丸、鲜卑、氐、羌,纷纷人居塞内或附塞之地,卒成五胡乱华之祸。而唐代亦然,沙陀人据中原,犹晋世之胡、羯也。蕃、浑、党项,纷纭西北,卒自立为西夏,犹晋世之氐、羌也。而契丹雄据东北,与北宋相终始,亦与晋、南北朝之拓跋魏极相似,一矣。汉有黄巾之起,而州郡据地自专,终裂而为三国;唐有黄巢之起,而长安之号令,不出**,终裂而为五代十国,二矣。不特此也,汉世儒者,言井田,言限民名田,法家则欲行均输,管盐铁,初犹相争,《盐铁论》贤良文学与御史大夫之争是也。至新莽遂合为一,田为王田,兼行五均、六管是也。功虽不成,其欲一匡天下,措斯民于衽席之安,其意则皎然也。而自魏、晋以来,人竞趋于释、老,绝不求矫正社会,而惟务抑厌其本性,以求与之相安。本性终不可诬也,则并斯世而厌弃之,而求归于寂灭,为释、老者虽力自辩白,然以常识论之,岂不昭昭如此耶?常人论事,固无深远之识,亦鲜偏蔽而去实际太远之病,顺世外道之所由立也。夫举一世而欲归诸寂灭,是教社会以自杀也。教社会以自杀,终非社会所能听从,故至唐而辟佛之论渐盛,至宋而攘斥佛、老之理学兴焉。然宋儒之所主张者,则以古代社会之组织为天经地义,而强人以顺从古代之伦纪而已;人心之不能无慊于古道,犹其不能无慊于**之社会也。而宋儒于此,亦惟使人强抑其所欲求,以期削足而适履,此与言佛、老者不求改革社会,而惟务抑厌人之本性者,又何以异?此又其若相反而实相类者也。世运岂真循环耶?非也。世无不变之事,亦无骤变之物,因缘相类者,其所成就,亦不得不相类,理也。然则自后汉至于南北朝,与夫隋、唐、五代之世,其因缘之相类者,又何在也?
    人性莫非社会所陶甄,今世社会学家言:人类已往之社会,大变有四:日原始共产社会,日奴隶社会,日封建社会,日资本主义社会。原始共产之世,遐哉尚已,吾侪**,仅得就古先哲人追怀慨慕之辞,想像其大略而已。我族肇基之地,盖在江、河下游?故炎、黄交战及尧、舜所都之涿鹿,实在彭城,《世本》。与今称为马来,古称为越人者密迩。其争斗盖甚烈?吾族俘彼之民,则以之为奴隶,故彼族断发文身之饰,在吾族则为髡、黥之刑,本族有大罪者,侪之异族。苗民之所以见称为酷虐者以此。古所谓刑者,必以兵刃亏人体至于不可复属,此其始皆用诸战陈,施诸异族者也。苗民之作五刑,盖以施诸异族者,贝电及本族也。黄帝,书称其清问下民,亦侯之门仁义存耳,��所恃以自养者,恐亦无以异于三苗也。此吾国之奴隶社会也。江、河下游,古多沮泽,水利饶而水患亦深,共工、鲧、禹,仍世以治水为务,共工与鲧皆蒙恶名,而禹独擅美誉,非其治水之术,果有以大异于前人也。自夏以后,吾族盖稍西迁?夏代都邑,喈在河、洛。西迁而水灾澹焉,则以为神禹之功云尔。出沮泽之地,入苍莽之区,不务力耕,惟求远迹,则于所征服之民,但使输税赋而止,夏后氏之贡法是也。贡之名,乃取诸异部族者,与取诸本部族之税赋大异,夏后氏之贡,实以税而蒙贡名,盖初施诸来服之异部族,后虽入居其部,征服者与所征服者。已合为一,而其法仍未变也。至此,则向恃奴隶之耕作以为养者,一变而衣食于农奴之租税矣。‘此吾国之封建社会也。自夏至于西周,此局盖未大变?故尚论者多以三代并称焉。孔子称殷因于夏,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必有所据。礼即法,惟俗相类,故礼相类,惟社会之组织相类,故俗相类也。东周以降,种殖、制造之技盖日精,通工易事之风亦益盛,则斯民之生计渐舒,户口日增,垦拓日广,道途日辟,风尚日同,则可以兴大师,则可以造利兵,则可以远征,则可以久驻。所征服之国能供亿也。吴入郢能久留者,以郢故都会也。生事之演进,无一非军事、政事之先驱,而统一之业,与资本之昌骈进矣。然以吾国疆域之广,水陆程途之修阻,风同道一,固非一蹴可几,地方豪右及政府所命官吏之桀骜者,盖罔不乘隙思逞,一旦**失驭,则纷然并起而图割据矣,此州郡藩镇之祸所由来也,瘠土之民,沃土之富厚而思攘夺之,势也。吾国东南临海,大军不能飞越,西南则山岭崎岖,处其间者不能合大群,亦无由成为强寇,惟漠南北之地,既瘠苦足资锻练,又平夷有利驱驰,每为侵掠者所根据,而河、湟、青海之问,亦其次也。争战必资物力,瘠土之民,固非沃土之民之敌,汉、唐盛时,所以能威棱远儋者以此,然自来操政治之权者,多荒淫而无远虑,睹异族之臣服,则苟利一时之休息,而不暇维万世之安,而官吏、豪民,又利其可供赋役,恣虐使也,如后汉之苦役降羌,晋世并州多以匈奴为佃客,且掠卖胡羯为奴婢是也。则使之入居塞内;而风尘有警,又驱其人以为兵;于是太阿倒持矣,此五胡及沙陀、契丹、党项之祸所由来也。孔子所谓大同,即古共产之世也,其和亲康乐无论矣。封建之世,黩武之族,虽坐役殖产之民以自活,然其所诛求者,亦税赋力役而已,于所征服之族社会固有之组织,未尝加以破坏也。以力胁夺,所得究属有限,而历时稍久,且将受所征服之族之感化而渐进于文明,故封建之世,社会之规制,尚未至于大坏,犹之人体,虽有寄生之虫,犹未至于甚病,故孔子称为小康也。至资本主义既昌,则昔时之分职,悉成为获利之彰,尽堕坏于无形之中,社会遂变而为无组织,而民之生其问者苦矣。东周以降,仁人志士,日怵目刿心,而思有以移易天下,盖由于此。然斯时之社会,其体段则既大矣,其情状则既隐曲而难明矣,而生其问者,利害又相龃龉而不可合,凡所措置,所收之效,悉出于豫期之外,而事变之来,又多不可捉摸,则安得不视社会为无可控制,不能以人力改造,其惟务抑压一己,以求与之相安,亦固其所。故新室与东汉之间,实为古今一大界。魏、晋以后之释、老,宋、明两代之理学,实改造社会之义既湮,人类再求所以自处,而再败绩焉者也。此又其所以若相反而实相类也。读隋、唐、五代之史者,其义当于此求之。
    中国之史,非徒中国一国之史也,东方诸国之盛衰兴替,盖靡不苞焉,即世界大局之变动,亦皆息息相关,真知史事之因果者,必不以斯言为河汉也。此其故何哉?世界各民族,因其所处之境不同,而其开化遂有迟早之异,后起诸族,必资先进之族之牖启,故先进之国之动息,恒为世界大波浪之源泉焉。先进之国,在东方为中国,在西方则在地中海四围,此二文明者,与接为构,遂成**之世界。其与接为构也,一由海而一由陆。泛海者自中国经印度洋以人波斯湾,遵陆者则由蒙古经西域以人东欧。泛海之道,贾客由之,虽物质文明,因之互相灌注,初无与于**民族之盛衰兴替。遵陆之道,则东方之民族,自兹而西侵,西方之民族,亦自兹而东略,往往引起轩然大波焉。东西民族之动息,亦各有其时,月氏、匈奴,皆自东徂西者也,铁勒、突厥、回纥、沙陀、黠戛斯,则自西徂东者也。黠戛斯虽灭回纥,而未能移居其地,西方东略之力,至斯而顿,而东方之辽、金、元、清继起焉。辽之起,由其久居塞上,渐染中国之文明,金、元、清则中国之文明,先东北行而启发句骊,更折西北行以启发渤海,然后下启金源,伏流再发为满洲,余波又衍及蒙古者也。其波澜亦可谓壮阔矣。五胡乱华之后,隋、 唐旋即盛强,而沙陀入据之后,则中国一阨于契丹,再阨于女真,三阢于蒙古,四阨于满洲,为北族所弱者几千年,则以铁勒、突厥等,皆自西来,至东方而其力已衰,而辽、金、元、清则故东方之族类也。东西民族动息之交替,实在唐世,读隋、唐、五代史者,于此义亦不可不知。
    第二章 隋室兴亡
    **节 文帝内治
    隋文帝何如主也?日:贤主也。综帝生平,惟用刑失之严酷;其勤政爱民,则实出天性,俭德尤古今所无,故其时国计之富亦冠绝古今焉。其于四夷,则志在攘斥之以安民,而不欲致其朝贡以自夸功德。既非如汉文、景之苟安诒患,亦非如汉武帝、唐太宗之劳民逞欲。虽无赫赫之功,求其志,实交邻待敌之正道也。
    帝平陈之明年,江南复乱,遍今浙东西、皖南、闽、赣之地,遣杨素讨平之。事见《素传》。又《陆知命传》:晋王广时镇江都,召令讽谕反者,知命说下十七城,得其渠帅三百余人,亦可见乱事蔓延之广也。江都,隋郡,今江苏江都县。《通鉴》述致乱之原日:“自东晋以来,刑法疏缓,世族陵驾寒门。平陈之后,牧民者尽更变之。苏威复作《五教》,使民无长幼悉诵之。
    ……
    目录
    出版前言
    **章 总论
    第二章 隋室兴亡
    **节 文帝内治
    第二节 文帝外攘
    第三节 炀帝夺宗
    第四节 炀帝荒淫
    第五节 炀帝事四夷
    第六节 隋末之乱上
    第七节 隋末之乱下
    第三章 唐之初盛
    **节 高祖太宗之治
    第二节 唐初武功一
    第三节 唐初武功二
    第四节 唐初武功三
    第五节 唐初武功四
    第六节 唐初武功五
    第七节 唐初武功六
    第四章 武韦之乱
    **节 高宗之立
    第二节 武后得政代唐
    第三节 武后政治
    第四节 高宗武后时外患
    第五节 中宗复位
    第六节 韦后乱政
    第七节 玄宗之立
    第五章 开元天宝治乱
    **节 玄宗政治
    第二节 开天边事一
    第三节 开天边事二
    第四节 开天边事三
    第五节 开天边事四
    第六节 开天边事五
    第七节 安史之乱上
    第八节 安史之乱下
    第六章 安史乱后形势
    **节 代宗之立
    第二节 吐蕃回纥之患
    第三节 藩镇及内乱
    第四节 代宗政治
    第七章 德宗事迹
    **节 德宗初政
    第二节 东方藩镇之变
    第三节 泾师之变
    第四节 兴元后藩镇起伏
    第五节 贞元后边患
    第六节 贞元朝局
    第八章 顺宪穆敬四朝事迹
    **节 顺宗谋诛宦官
    第二节 宪宗时藩镇叛服
    第三节 元和朝局
    第四节 穆宗时藩镇叛服
    第五节 穆敬荒淫
    第九章 文武宣三朝事迹
    **节 甘露之变
    第二节 武宣朝局
    第三节 文武宣三朝藩镇,叛服
    第四节 回纥之亡
    第五节 吐蕃衰乱
    第十章 唐室乱亡上
    **节 懿僖荒淫
    第二节 中叶后南蛮之患
    第三节 懿僖时之内乱上
    第四节 懿僖时之内乱中
    第五节 懿僖时之内乱下
    第六节 僖宗再播迁
    第十一章 唐室乱亡下
    **节 昭宗征河东
    第二节 河东与分岐华之争
    第三节 岐汴之争
    第四节 梁太祖代唐
    第五节 唐末割据上
    第六节 唐末割据下
    第十二章 五代十国始末上
    **节 梁唐盛衰
    第二节 梁室之亡
    第三节 后唐庄宗乱政
    第四节 唐灭前蜀
    第五节 后唐庄宗之亡
    第六节 后唐明宗时内外形势
    第七节 从荣从厚败亡
    第十三章 五代十国始末中
    **节 唐晋兴亡
    第二节 晋高祖时内外形势
    第三节 石晋之亡
    第四节 契丹北去
    第十四章 五代十国始末下
    **节 郭威代汉
    第二节 南方诸国形势上
    第三节 南方诸国形势中
    第四节 南方诸国形势下
    第五节 周世宗征伐
    第六节 宋平定海内
    第十五章 唐中叶后四裔情形
    **节 东北诸国
    第二节 南方诸国
    第三节 西北诸国
    第十六章 隋唐五代社会组织.
    **节 婚制
    第二节 族制
    第三节 人口
    第四节 人民移徙
    第五节 风俗
    第十七章 隋唐五代社会等级.
    **节 门阀
    第二节 豪强游侠
    第三节 奴婢
    第十八章 隋唐五代人民生计
    第-节 物价工资资产
    第二节 地权
    第三节 侈靡之俗
    第四节 官私振贷
    第十九章 隋唐五代时实业
    **节 农业
    第二节 工业
    第三节 商业
    第四节 钱币上
    第五节 钱币下
    第二十章 隋唐五代人民生活
    **节 饮食
    第二节 仓储漕运籴粜
    第三节 服饰
    第四节 宫室
    第五节 葬埋
    第六节 交通
    第二十一章 隋唐五代政治制度
    **节 政体
    第二节 封建
    第三节 官制上
    第四节 官制下
    第五节 选举上
    第六节 选举下
    第七节 赋税上
    第八节 赋税下
    第九节 兵制
    第十节 刑制
    第二十二章 隋唐五代学术
    **节 学校
    第二节 文字
    第三节 儒玄佛思想转移
    第四节 史学
    第五节 文学美术
    第六节 自然科学
    第七节 经籍
    第二十三章 隋唐五代宗教
    **节 诸教情状
    第二节 限制宗教政令
    第三节 杂迷信
    编后记:
    编辑推荐语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胡锦涛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温家宝 **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 “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通过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总之,要通过研读**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习近平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