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山雨欲来
2001年,新千年的钟声刚刚响过,全世界的人们仍沉浸在对新千年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这一年,春节才过,我受新华通讯社委派,奉命前往阿根廷常驻,在离北京*远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任分社**记者。
3月1日,我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班机离开仍然春寒料峭的首都北京,飞行12小时抵达冰雪覆盖的纽约。休息两天后,3日晚乘阿根廷航空公司班机向南夜行11小时,于当地时间4日上午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西部的埃塞萨国际机场。
阿根廷地处南半球,与北半球的中国季节正好相反。这里的3月初相当于北京的9月初,正值夏末秋初,是秋老虎肆虐的时节。3月4日那天,布宜诺斯艾利斯万里晴空,一轮烈日当空高照,气温高达34摄氏度,整个城市犹如一座大烤炉。我们新华社分社的记者苏津驾车来接我。汽车行驶在几乎空荡荡的机场高速路(也就是国道3号公路)上,驶向这座我心仪已久的城市。
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位于拉普拉塔河畔的西岸,素有南美巴黎的美称。按照历史记载,布宜诺斯艾利斯建城始于1580年,已有400多年历史。1810年宣布独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这座港口城市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发达的商业和文化大都市。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阿根廷人靠粮食和肉类对欧洲出口赚了大钱,政府和富人纷纷大兴土木,建筑豪宅大楼,城内主要街道建造了许多具有巴黎和罗马风格的豪华的宫殿式建筑。与这些“古”建筑相对应的是林立的现代化高楼大厦。整个城市以位于拉普拉塔河西岸的政府宫所在地五月广场为**,向西、南、北三个方向展开,犹如一个巨大的扇贝。为了发展旅游,市政府又把城市**区划为历史**区。
我们分社所在的地方是历史**区西北部的**金融商业区,当地人把它比作伦敦城,所以也叫它La City。(这是一个奇妙的西班牙文和英文的文字组合词组。阿根廷的英国移民很多。因此这样的西英合璧的词汇或词组很常见。这类词汇的读音也很有意思,既不按西文也不按英文发音,而往往取西英两种语言的发音合成一个词或词组的读音。即一个音阶(或词)发西文音,另一个音阶发英文音。因此外来人不能“望文读字”,只按西文或只按英文的发音规则来读,那样,当地人是听不懂的。)这一带是老城区,街道布局和建筑古香古色,19世纪以来的楼房较多。老城区有两条*有名的街道。一条是圣马丁街,是主要的金融街,**银行和主要大银行的总行都在这条街上或附近的街道上。另一条是佛罗里达街,是**的商业步行街,相当于北京的**井大街。我们分社所在的写字楼就在佛罗里达街的中段。老城区高楼林立,街道狭窄。这里是全城*繁华的商业区,佛罗里达街是它的心脏,周围十几条狭窄的街道,家家户户都是商店、餐馆或咖啡厅。平日这里人如潮涌,行人摩肩接踵,走路都困难,可是我到的那天却空空如也。七八米宽的小街,一个人也没有,在烈日的照射下,灰白色瓷面地砖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所有的店铺都大门紧闭,只有餐馆和咖啡馆开门营业,但里面也是冷冷清清,有的几乎一个顾客也没有,有的只有三三两两的客人。一问才知道,这天是星期日,阿根廷人是不上班的,所有的商店门市也不例外,全部关门放假。这是多年来阿根廷人形成的习惯,**休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习惯直到2002年危机爆发以后才改变。现在的佛罗里达街已经没有节假日了。一年365天,天天营业,日日开放,夜夜狂欢,每天都是熙熙攘攘,成了真正繁华的闹市。
看到此情此景,作为记者,出于职业的习惯,我立即联想到,这情景也恰恰是阿根廷此时经济形势的写照。这个南美**的经济自1998年第三季度陷入衰退以来,一蹶不振,长期萧条,实际上已经处在一场大危机的前夜。阿根廷经济领导人也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节 临阵换将 经济部部长三易其人
3日那天,在纽约遇到我的前任薛鸿和蔡嘉瑾夫妇。他们由于签证等原因在我到任前离开阿根廷,我们相约在纽约会面,权做个简单的交接。说到经济形势,薛鸿对我说,昨天他出来前,政府已宣布经济部部长要换人。你明天到达,就赶上新部长上任了。
事情果然如此。第二天,4日,也就是我到达的当天,里卡多·洛佩斯·墨菲被任命为经济部部长,几天后他宣誓就职。不过他只当了8天经济部部长就在众人的声讨和一片反对声中黯然辞职了。换上了卡瓦略。半个多月时间换了三位经济部部长。
临阵换将,乃军中大忌。此时的阿根廷经济已经衰退三年,危机随时可能爆发,政府为何在这样短短的时间内连换三位经济部部长呢?这件事,还要从德拉鲁阿总统和墨菲的前任马奇内阿说起。
一、德拉鲁阿总统
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多·德拉鲁阿(Fernando de la Rua),1937年生于阿根廷中部名城科尔多瓦市,毕业于国立科尔多瓦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博士学位。1958年,德拉鲁阿加入阿根廷激进公民联盟,1992年当选为该党主席。1996年他代表激进公民联盟参加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市长竞选并成为首任民选市长。
德拉鲁阿领导的激进公民联盟是阿根廷第二大政党,简称激进党,是阿根廷老牌传统政党之一,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1999年大选时,激进公民联盟与左派政党**团结阵线(Frepaso)结成竞选联盟,击败了正义党候选人杜阿尔德。德拉鲁阿和**团结阵线主席阿尔瓦雷斯分别就任正、副总统。因此当地媒体又把德拉鲁阿政府称为联盟政府。
德拉鲁阿当选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历来是激进党的地盘。这座城市不大,人口仅300多万,多数居民为中产**,因此这里一向是中产**和大资产**的舞台。作为他们利益代表的激进公民联盟在这里也拥有相对多数的选民。首都的市长过去为联邦政府内阁成员,由总统直接任命。1996年阿根廷选举制度改革,首都的市长改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德拉鲁阿得以当选。其次,德拉鲁阿是一位学者型的政治家,任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市长期间,为官清廉,人品很好,深受市民拥护。他为人温和,彬彬有礼,笔者采访时多次见过这位总统,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德拉鲁阿清廉和严于自律的作风,与执政了10年之久的梅内姆政府贪污腐败成风,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梅内姆政府的多名官员因涉嫌贪腐被诉诸法律,致使执政的正义党名声受损,威信扫地。杜阿尔德虽然属于正义党另一派系,但他曾任**届梅内姆政府的副总统,同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长任上多年,也曾因腐败和与毒品集团的暖昧关系遭到各界反对和批评。
当然,德拉鲁阿当选总统还得益于另一个重要因素——正义党的分裂。
按现行法律,阿根廷总统每届任期4年,只可连选连任一次,即一个人只能连续任两届总统。1999年大选前,梅内姆在连任两届总统后曾谋求再连任一次,并为此曾多次试探修改宪法和选举法。他的这一企图遭到全国各党派,特别是正义党内部杜阿尔德派的坚决反对。杜阿尔德是正义党主要领导人之一,时任正义党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和全国*大的省份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省长。该省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选票,因此梅内姆在1989年竞选总统时让杜阿尔德作为副总统候选人,与他联袂竞选,一举成功。1999年杜阿尔德决定出马竞选联邦总统,对梅内姆的连任企图,当然反对*为激烈。
杜阿尔德与梅内姆反目成仇,导致正义党的分裂。以梅内姆为首的一派在大选中对杜阿尔德多方掣肘阻挠,使杜阿尔德与总统宝座失之交臂。而德拉鲁阿正好借此良机,在选举中取得微弱多数,当选共和国总统。20世纪90年代的正义党已经成为阿根廷*大的政党,如果该党能形成举党一致,那是任何政党都无法战胜的。因此,正义党的分裂给了德拉鲁阿一个天赐良机。
但遗憾的是,德拉鲁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却是一个一窍不通的政治家。他几乎完全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对华盛顿共识深信不疑。他的经济思想与政策主张,基本上是照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方案,对该组织开的**唯命是从。这导致了他半途被迫下台的命运。
1999年12月德拉鲁阿就任总统时任命马奇内阿任经济部部长。那时候,他从梅内姆政府手里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阿根廷经济经历了一年多的衰退,1999年增长率下降3%,一场全面的经济和金融危机风暴已经开始酝酿。可以说,马奇内阿是临危受命,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