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一个中国学者的世界话语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一个中国学者的世界话语

  • 作者:辛旗
  •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 ISBN:9787801429100
  •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1日
  • 页数:266
  • 定价:¥3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1429100
    • 作者
    • 页数
      266
    •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01日
    • 定价
      ¥32.00
    • 所属分类
    文章节选
    在他们身后留下的是探索者无畏的足迹和一连串导致社会、文化变革的观念和问题。他们站在了世纪的门槛上,微笑着向我们描述未来,他们是上苍遣往人间的先知,20世纪用动荡的历史刻下了他们的名字: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
    **节 倡导“革命"的马克思
    1848年,流行于英国的一首教会歌曲这样唱道: “我主造就贫富,上下皆分明,富人居华屋,穷人立门前,我们共享上帝的恩宠。”这时的欧洲正值工业革命的全盛时期,而英国在生产、贸易和商业方面列居世界首位,有“世界工厂”之誉,也是拥有*多海外殖民地的帝国。英国具有资本主义的全部特征,资本集中的大工业、迅速开拓的市场和**不平等。同年,30岁的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为侨居巴黎和伦敦的德国手工业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起草政治纲领,发表了《共产党宣言》①,呼吁“以暴力推翻所有既有的社会秩序”。宣言开篇那响亮的词句令人感到了他理论的震撼力量: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和平民,地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简而言之,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抗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不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的改造,就是斗争的各**同归于尽。
    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19世纪中叶欧洲的工业力量全面显示出来,工业革命创造了工业城镇和工人**,彻底改变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但是,工业产品也带给劳动者巨大的牺牲与痛苦,过长的工作时间、低微的工资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妇女和儿童更成为产业大军中*受剥削的成员,他们因饥饿和贫病而大量夭折。在同样一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少数人享有资本积累和技术发展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大多数工人家庭贫困交加,悲惨得令人难以置信。当时的知识分子一部分将其视为社会的必然,另一部分将其视为人类社会需要克服的弊端,希望通过社会的改造,拯救劳苦大众。马克思无疑是后者的杰出代表,在人类文化史上几乎没有比他更加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寻求社会公平和人类平等。他在19世纪下半叶用全部的精力探索人类的解放之道,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弊端的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使他*终选择了倡导“革命”的理论鼓动方式,喊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给20世纪的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一、经济理论家的社会文化思考和两大发现
    马克思深信,社会多样的政治、宗教、文化、哲学的深层含义必须从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中去寻找。当人们认识到一切可以用**来购买时,那种门第、教育、世袭决定人对财富占有之多寡的观念受到冲击,因为在封建时代,地位、权力、财富是可以按**的血缘关系被沿袭下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里,人们开始思考买卖的重要性,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组织和文化价值体系的综合体)越来越受经济制度制约,**购买和交换行为可以对社会形态的不同构件产生控制作用。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以独特的方式阐明,社会政治和文化事件与物质生产、商业销售等经济条件有着密切关系。他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他们的存在,恰恰相反,正是他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他们的社会意识①。这一观点与他在1845年关于人类历史中人的社会化实践活动的论述相互结合,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运行机制。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又是一个有层次的、立体的结构体系,其内部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隶属不同经济集团的**之间)促成社会的发展:构成无尽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以此完成了**个重大发现——唯物史观,为社会革命理论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的第二大发现揭示了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秘密,得出工人**必然通过暴力革命手段来推翻资本主义的结论。1867年9月,《资本论》**卷在德国汉堡出版,该书在考察了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之后得出结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②书中详尽论述了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资本怎样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又产生更多的资本。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后者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掌握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这个循环的起点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是一个对内暴力剥夺、对外武力殖民掠夺的过程。马克思预测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社会资本在竞争吞并中,逐渐集中于少数资本巨头手里,形成资本垄断。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社会化,科学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大面积有计划地开发,劳动资料的使用日益社会化,各国被卷入世界市场网,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国际性。贫苦、压迫、奴役和剥削的程度加深,使工人**的反抗也不断增长。“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①
    马克思关注产生贫困和压迫的根源,寻求解决的办法。他分析的结果是,劳动力和劳动力购买者之间的对抗*终将导致用暴力来解决。**,资本家以延长劳动时间以获取能转变为利润的*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时,自认为在公平地行使权力;第二,工人有权利要求缩短劳动时间到正常的程度;第三,两种权力的冲突导致暴力不可避免;第四,人类的斗争,不仅存在于**和民族之间,而主要存在于对立的**之间。马克思的学说将**置于历史力量的左右之下,指出革命的动力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压迫和剥削结构之中。今天,我们的社会结构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马克思这一理论仍然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二、人的解放和社会革命从何开始
    工业化带来了工人**的贫困化,使马克思更加重视对人本质的研究。马克思把个性自由、人格完整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解放)为目标的社会解放作为其理论思考、社会批判和价值关怀的出发点,深入考察了人的存在(现实生活)、心态(需要与欲望)、人的素质、能力、精神风貌;深刻论述了人的本质、价值和尊严等问题;完整地说明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性结构和人性内涵。
    他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属性,人是社会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和分工中的交往关系)。他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历史过程、生产关系诸多方面入手,揭示人本质的奥秘。他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对象,剖析人的异化状况,特别是工人**的异化状况。私有制和工业社会的劳动分工,强加给工人一种特殊的活动范围,工人的劳动成为限制其人性发挥的异化力量。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所有制剥夺了大多数人的生活资料,限制了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非人化。另一方面, “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①如此固定化的分工使人的本质向片面化、简单化、畸形化发展,工人的劳动失去了一切个体的性质和乐趣,全然成为附庸于机器的物品,像奴隶一样从属于分工。
    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的*初动因是来源于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他认为这个制度不能使人们的创造才能平等地得到充分发展,反而要使一切人(工人和资本家)都沦为一种以对物质崇拜为动力的制度之下的奴隶。资本主义制度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他拥有什么,而不是看他是什么样的人,结果**变成了上帝,成为**的主宰。因此,必须推翻私有制,消灭这种异化的分工,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主体,才能使人获得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的起点是工人**(无产**)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他的社会革命的理论也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其要点是:产业革命造就了无产**和资产**,它们之间的**矛盾不断扩大,无产**革命不可避免。无产**是掌握未来的**,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资本论》**卷第二版跋中说,无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后消灭**包括无产**自己”。革命的目标是消灭私有制、剥夺剥夺者,建立“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②革命的方式是由经济斗争推向政治斗争,直至暴力夺取政权,建立无产**专政。革命的领导**是建立无产**政党,实行无产**民主,实施国际无产**广泛联合和工农联盟。革命需要权威,但坚决反对个人迷信,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是社会革命的重要内容。无产***终目标是消灭**和**对立,代之而来的是共产主义社会:一个以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在那个社会中,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资料和产品全社会公有,不再有私有制和压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不再有**斗争,劳动成为发展人的能力和自由个性的一种需要。
    ……
    目录
    序中华文明与世界潮流
    改革开放与中华文化软实力(代新版序)
    绪论
    一、20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趋向
    二、 “文化”之谜
    三、西方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
    四、本书的“文化”观念
    五、本书的逻辑结构
    六、百年巡礼
    七、我与读者共同思考的一些问题
    八、新世纪人类的抉择
    **章 站在世纪门槛上的思想家
    **节 倡导“革命”的马克思
    第二节 主张“虚无”的尼采_
    第三节 剖析“人性”的弗洛伊德
    第四节 世纪初文化的主调
    第二章 工业化与人类的甘苦
    **节 工业化社会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社会病理学家的敏锐洞察力
    第三节 社会大变迁与经济、文化的裂解
    第三章 商业文明之下的感觉文化
    **节 古典主义的消失
    第二节 商业文明之下的感觉文化
    第三节 后现代社会的文化世界
    第四章 世纪的呐喊——战争、革命与消灭法西斯主义
    **节 20世纪战争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革命与文化的裂变
    第三节 扭曲的观念与文化暴力
    第五章 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冲击
    **节 科技革命的成就与“工具理性”的缺失
    第二节 外在的征服与内在的空虚
    第三节 科学能拯救人类的精神吗?
    第六章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节 世界格局嬗变的文化意涵
    第二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的困惑
    第三节 碰撞与融合之后的“世界秩序”基本轮廓
    第七章 社会流动、妇女解放思潮和全球化浪潮
    **节 传统社区的解体与移民的文化互动
    第二节 妇女解放思潮
    第三节 全球化浪潮的文化意涵
    第八章 “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与社会的裂变
    **节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第二节 20世纪的文学.
    第三节 20世纪的绘画与雕塑
    第四节 20世纪的音乐与建筑
    第五节 20世纪的电影与电视
    第九章 数字化时代的先声
    **节 批量生产的大众文化产品
    第二节 虚拟现实的意境
    第三节 网络和电脑统治下的新一代
    第十章 **的余晖和明日的朝霞
    **节 信息时代的到来与文化
    第二节 “生态文明系统”的建立
    第三节 21世纪文化的先声
    第十一章 新世纪来临之际的预言式思考
    **节 “全球化”之下的国际战略运势
    第二节 伊拉克战争的几点启示及战后对台湾海峡局势的影响
    第三节 尘封的真相——解释国际冲突的弱势话语
    附录:《一个中国学者的世界话语》参考书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