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学校里的“纸老虎”——新生适应
“新生适应综合征”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适应不良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出现“新生适应综合征”是新生在向老师和家长发出“拉我一把”的信号。只要得到及时的帮助和疏导,大多数新生都能打败这只名为“适应不良”的纸老虎,意气风发地踏上新的学习旅程。
不敢上学的孩子
“我……不想去学校。”嗫嚅着说出这句话的是一个文静秀气的女孩,她下意识地揉捏着裙角,脑袋垂得低低的,仿佛不敢与心理老师对视。
这个女孩名叫小凡,她从小就是一个乖巧了懂事的孩子,上学之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小学到初中阶段都是班里的小干部,几个月前,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高中。然而开学**天的中午,小凡妈妈就接到了小凡从学校打来的电话。电话中,小凡抽噎着说她很难受,要妈妈立刻接她回家。
拗不过小凡的坚持,妈妈将她接回了家里。第二天恰好是**,小凡在家里休息了两天,情绪也慢慢地平静了下来。小凡妈妈认为事情已经过去,可谁知,周一早上刚走进校门,小凡的小脸一下子就绷紧了,一副就要哭出来的表情。眼看上课时间到了,妈妈硬下心肠把小凡推进了教室。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仅仅上了一节课,小凡就从学校逃回了家里,之后无论爸爸妈妈怎样劝说,她都不肯再去学校了。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然而小凡的态度却没有一点松动。
“好像学校里有者虎要吃她一样。”小凡的妈妈这样形容女儿对学校的恐惧。
心理老师听了小凡妈妈的叙述,却没有责备小凡,而是问她:“你不愿意去学校,那你现在*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回家。”小凡低着头说出了心里话。
心理老师平静地一笑:“那好,就让妈妈带你回去休息几天吧。”
意料之外的回答引得小凡抬起头来,将信将疑地望着老师,当她看出老师不是在嘲讽她,而是认真地提出建议时,顿时松了一口气,同时对这位与众不同的心理老师也有了一份好感。
几天后,小凡和她的妈妈再次来到了心理咨询室。这一次,小凡在心理老师的面前显得自在多了,不再缩在妈妈背后,事事由妈妈代答。当心理老师提议让妈妈暂时回避,要单独与小凡交谈时,她也欣然同意了。
在心理老师的耐心引导下,随着谈话的深入,小凡渐渐敞开心扉,说起了在学校里那令她害怕,留给她不快回忆的“老虎”。
“我害怕班上的同学。”小凡说着,绞紧了双手,“从小我在班上就没有特别知心的朋友,但是我学习好,又是班干部,大家都很听我的。进了高中,挨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我特别担心,不知道能��能跟新同学相处好,思想负担挺重的。开学正赶上军训的日子,训练强度特别大,我体质不大好,**下来觉得很累、很不舒服,想到晚上不能回家,得跟陌生的同学一起住在学校里,心里更觉得闷。所以,那天傍晚我就请同宿舍的女生一起去散步,可是她们没有一个人吭声,把我晾在那里,像傻瓜一样。我从来没有遇到过那种情况,觉得特别委屈,特别孤单,就一个人跑出去坐了很久,回来后也没有心思再去搭理她们。就这样,我独自闷了几天,可是,也就是在这几天里头,班上的同学都熟悉了起来,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而我似乎被她们排斥在外,就更感孤独了。”
“军训结束的那天,寝室里的同学都有说有笑地围在桌子旁,互相留电话号码,相约开学一起去学校,我躲在上铺,一个人难过地流眼泪。想到以后三年都要这样孤独地度过,我就难过得不得了,不想去学校,不想面对现实。”
新生适应综合征
每年随着**、入学,都有许多孩子进入陌生的学习环境,从刚刚告别幼儿园、背上书包的小学新生,到揣着初中入学通知书的中学生,再到踌躇满志的高中生,他们都面临着一次人生的重大转折,告别往日的朋友,认识新的老师,结交新的朋友,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学习新的知识,总之,他们需要接纳并适应这个全新的世界。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面对陌生的环境,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产生一些不适反应,假如这时遭遇了挫折,便有可能像案例中的小凡一样,引发“新生适应综合征”。
所谓“新生适应综合征”,是指新生进入新的学校后,由于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又不知该如何获取帮助,从而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迷惘,痛苦的状态,这些学生常常表现出人际关系淡漠、情绪低落、自我封闭、学习困难等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适应综合征”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适应不良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出现“新生适应综合征”是新生在向老师和家长发出“拉我一把”的讯号。只要得到及时的帮助和疏导,大多数新生都能打败这只名为“适应不良”的纸老虎,意气风发地踏上新的学习旅程。
慧眼识“小凡们”
一次针对新生的调查显示,有48%的新生觉得学习压力较大,19%的新生感到人际交往不适应,9%的新生感到迷惘,困惑。从中可以看出,进入陌生的学习环境,很多新生都和小凡一样,遇到了困难,只是他们遇到的问题未必像小凡那样严重,表现也不如小凡那样明显。这就需要老师们用一双慧眼找出症结,向他们伸出温暖的援手。
一般来说,存在新生适应问题的学生往往有以下特征
行为表现
新生适应不良时,行为上可能出现两种**:一种学生变得退缩,过分地保护自己,既不愿参与班集体活动,也不愿意主动和其他同学交往;另一种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则显得过分积极,他们像陀螺一样整天忙得团团转,生恐遗漏任何一项活动,一旦未能参与哪项活动,便大为失落,甚至表现出不必要的愤怒。这些同学参与的集体活动很多,但往往都不能很好地完成,同时也使自己的学习大受影响。
情绪反应
新生适应不良时,常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得焦虑、自卑。当他们对学习感到力不从心时,则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总认为班上其他同学比自己强,容易嫉妒,生气,并伴有强烈的孤独感。
思维认知
同学们刚进入全新的环境,往往会在心里默默评估:别人喜欢我吗7我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吗?我还有没有过去的优势7假如遇到挫折,有些同学就很容易形成不合理的思维认知。假如与这些同学深入交谈,往往会从他们口中听到以下的话:
“我变笨了。”
“我跟不上班里的进度。”
“学习太苦、太枯燥,没有意思。”
“我觉得还是过去好。”
“周围没有人喜欢我了。”
“班里的新同学都不真诚。”
“我不是班干部了,成绩也不再**了,再像过去一样严格自律也没有意义。”
“我没有别人有冲劲、有后劲。我不再是学习的料。”
“纸老虎”在哪里?
要帮助新生适应学校生活,首先要弄清那些让新生害怕的不适应的“纸老虎”藏在哪里?
生活方式不适应
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每一次**都标志着一个新的成长阶段来临,随之生活方式也发生相应变化。这一点,在小学升初中的新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代理,有些小学生甚至直到五年级都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代背书包。进入初中后,学校及家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新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有些学生进入了寄宿制学校,需要适应集体生活。刚刚入学的新生,由于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面临着依赖与独立的冲突。
人际关系不适应
走入新学校的新生,首先感到的往往是孤独感。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如何了解他人,并让他人了解自己,如何与大家和谐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案例中的小凡正是在这个问题上遭遇了挫折。
中学生对同龄人的认同特别的看重,他们渴望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急于在同侪中确立自我。他们害怕被孤立,害怕被集体、被同学们排斥,这使得他们对人际关系格外的敏感。比如案例中的小凡,当她提出散步的建议时,同宿舍的同学没有响应,她便觉得大家是在存心孤立她、针对她,从而感到万分委屈。但假如小凡与同学聊聊。也许就会发现,当时大家没有反应并不是因为讨厌她,很可能是太累了不想动,也有可能是对小凡还陌生,不好意思响应。但是,小凡作为以前班上的佼佼者,在这个新的集体中一旦被冷落,心理上的落差便使她产生严重的失落感、自卑感,从而与大家渐行渐远。
教学方法不适应
新生进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也意味着接受新的老师、接纳新的教学方法。新生们会不自觉地将新老师的教学习惯、态度和以前的老师相比,而在这样对比时,感情因素常常起着主导作用,于是比来比去,往往觉得新的教学方法不如过去的好适应,甚至产生新老师没有预期的那么好的感觉。有些同学甚至会因此挑剔老师的教学方法,甚者干脆抗拒老师,一味地挑老师的毛病而忽视了自身的学习,造成学习成绩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