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钱币诈骗
一、趣话“钱币”
对于钱,人们再熟悉不过。只要懂事,没有不知钱的。
人类社会早期,以物易物,比如用两把石斧、80斤小麦等实物交易一只绵羊。可想而知,那极不方便。因此,社会稍发展,就在两把石斧、80斤小麦等实物与一只绵羊之间找到一种媒介,这就是钱币。
有了钱币,人类的交易活动就方便得多。我只要怀里揣上一些钱币,就可以交易到你一只绵羊,而不必肩挑80斤小麦等实物。有了钱币,几乎就有身外的一切。
晋人《钱神论》,阐释得****:
昔神农氏,黄帝、尧、舜教农桑,以币帛为本。上智先觉变通之,乃掘铜山,俯视仰视,铸而为钱,故使内方象地,外圆象天。钱之为物,有乾有坤,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配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保,亲爱如兄,字日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诗云:“哿矣茕独”,岂是之谓乎?钱之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无远不往,无深不致。京邑衣冠,疲劳讲肆,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史,莫不惊视。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由是论之,可谓神物。无位而尊,无势而热,排朱门,入紫闼。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仇诤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闻笑谈,非钱不发。谚云:“钱无耳,可使。”岂虚也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