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为什么是软传播
1.新商业环境下的传播变迁
正如这个世界**不变的真理就是任何事物时时刻刻都在变。时代在变,商业环境在变,商业模式在变,消费模式在变,消费心理在变,消费需求在变,产品在变,传播模式在变,传播方式也在变。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你不求新求变就是自寻死路。
细看当今的传播方式。有如下特点:
(1)代言人满天飞。
(2)广告表现方式盲目模仿。
(3)拼钱赚眼球。
(4)美女经济。
(5)网络信息铺天盖地。
(6)传统的媒体组合打天下。
消费者又是怎样对待这些广告的呢?
(1)看电视,广告时间是换台时间。
(2)广告只欣赏美女帅哥,不知道产品是什么。
(3)只要涉及有公司名称或产品介绍的文字就认为是宣传软文,然后直呼上当。
一句话,消费者似乎已经视传统广告如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我们厂家,商家,传播从业人士面对如此越来越严峻的形式,面对如此越来越难伺候的消费者,在思索,上帝呀,到底要怎样讨好你,你才肯埋单。
上帝不是一个,众口难调,现实的挑战摆在眼前!
怎么办?
起码得以一个不让我们讨厌的方式来和我们说话吧?别老是那一套,都腻了!
近年来,广告价值链的重组,市场生态的剧变,随着媒体购买,软传播,直效行销,互动媒体,创意工作室等的独立、崛起和壮大,使原来提供全服务的传统广告公司日见窘迫,而随着数字化科技的应用普及,面对互动与个人化的传播模式,传统媒体也有爱恨交加的尴尬。其中*重要的改变应是一切以消费者为**,因为真正付钱的是消费者,不是广告主,所以所有的广告传播专家均必须为创造消费者的价值负责,广告的“创意”因此解释为“创造生意”。
那么,传播趋势的风向标到底又在哪儿呢?
传统硬广告的没落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2009年被定性为艰难的一年,而作为消费市场的晴雨表,广告业正忠实地反映着这种金融危机下的“阵痛”。面对客户硬广告(直接介绍商品、服务内容的传统形式广告)投入普减两至三成的现实,那些**广告公司一边节衣缩食,一边寻找新的增长机会,“即使是创意公司,也要像工厂一样,在成本控制上斤斤计较。”毕竟,按照行业内的预测,2009年广告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的可能只有中国和印度两个市场。
在过去的几年里,其赢利能力不断提高。进入2009年,目标被谨慎地放低了,像很多同行一样,它需要更加卖力,才能拓展客户。
为了把宝贵的预算投向终端促销等更为实际的行动中,很多客户硬广告的投人减少了20%~30%,而这在行业内是普遍现象。
与此同时,在客户们苛刻的“降本增效”的要求下,*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也成为很多广告公司���得不做的功课。“节流”被贯彻到*微小的环节。有些广告公司明确要求下班时所有的电脑都要关机,而不仅仅是“睡眠”。确实如此,现在即使是创意公司,也要像工厂一样,在成本控制上斤斤计较。
与捉襟见肘的客户相比,同样考验广告业的是剧烈变化的消费行为,广告公司必须更加敏锐地把握市场动向。比如,消费者可能更乐于接受给人希望的信息,炫耀式的迪拜风格正被更加强调私人感受的“无华**”所取代等。
但是,这些变化引发的层出不穷的营销业态,也可能造成传统广告公司客户的分流。
新媒体新栏目的冲击波
既然众多方向在质询传统广告的效果,目前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广告媒体生态。美国一家媒体传播产业投资公司veronis suhier Stevenson*新发表的传播产业预测说:至2009年,美国每人每天平均将在媒体上花10小时,*占用时间的项目将会是家庭录像、与消费者相关的互联网、无线内容及互动电视。这对目前仍是以传统媒体为主的中国媒体生态来说,想象起来可能略显遥远,但当理解了美国这个预测背后的五大推动力,新媒体生态的图景可能会清晰一些。这媒体新生态的五大推动力分别为:
1.技术创新——因此才会有互联网的再进一步、无线宽带技术的自由自在及互动的可行性;
2.新媒体的涌现——基本的经济原则是供求问题——消费者需要选择,有投资方供应,汰弱留强;
3.受众高度分散——受众没有忠诚度,他们奔向吸引他们的内容,媒体要争夺他们的注意力;
4.不断增加的个人化要求——无论是新旧媒体,满足个别受众的需求是*理想的目标;
5.更严谨的****要求——广告主对广告公司的要求直接转向媒体。
这五大推动力在中国基本上已经能够观察到,只是快慢、深浅的差别而已。以技术创新为例,2009年3G已全部起航,在互联网平台上再添一个无线平台,加上以手机做出发点,继手机SMS小说、手机电视剧、手机报纸、新媒体公司紧锣密鼓的手机电视,新媒体的大潮一定十分精彩。正所谓,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要看谁跑得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