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 员工揭弊
**章 谣言杀死贝尔斯登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贝尔斯登的日渐衰落和*终灭亡呢?其实只是一条谣言而已,一条老套的贝尔斯登出现流动资金短缺的谣言。众口铄金,谣言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一位勤奋的大众心理研究专家古斯塔夫·勒·庞早在19世纪就知道谣言的力量有多大。他清楚地定义了把某种想法或信条灌输给大众所需的基本条件。
对于一条足以毁灭贝尔斯登的谣言来说,它需要具备以下条件:首先,人们需要了解一些事件或状况来做一个心理铺垫。毫无疑问的,人们已经预期到金融系统中将会有一场大的灾难发生。被大肆演染的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倒闭事件、众多金融公司的大幅资产减记、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混乱等,只是大众心理铺垫中的几个。然而,铺垫只是为一个谣言的启动做好准备而已。
下一个**条件是确认,正如勒·庞所说:简洁的、不带任何推理和论证的确认是把一个想法植入人们心里的*可靠的方法之一。越简明越具分量,如“贝尔破产了”,或者“高盛将与贝尔断绝业务往来”。但是,确认只有在被反复强调时才会起作用。这便引出了谣言生效的第三个**条件——重复。再次引用勒·庞的话: “被确认的概念通过重复来加固在人们大脑中的地位,以至于*终作为经过论证了的真理而被广为接受”。能*好地完成“重复”这一任务的角色莫过于夜以继日疯狂工作的媒体,毕竟,谣言是很好的新闻材料,尤其是当谣言能够证实公众们的某些猜测时。
坚持每天看财经新闻的人们可以体会到,在把谣言转变成大众心目中的真理的过程中,必要的“重复”是多么的有效。但是“重复”并不只是出现在电视、收音机,或报纸杂志这些领域。如今,你只需进入谷歌的财经频道,输入一个股票代码,查看关于这个代码的新闻,当你无数次地读到同一篇文章,并且均来自不同出处时,“重复”就发生作用了。当谣言被有效且一致地重复时,它就会上升为一种舆论,进而口口相传,蔓延开来。大众对于舆论只有盲目接受,而从不采用理性的思考,因此任何观点的推广都是靠“接触式”传播。你只需访问博客世界或无数的社会网站就可以知道谣言传播速度之惊人。这时,谣言已不再是谣言,且已无法遏制。那些抱怨谣言不会停止的人,事实上并没有意识到谣言的传播已经到了病毒扩散般的阶段,它之所以不会停止,是因为它现在已经是“事实”。邦伯和斯宾塞在《恐慌害死熊:从贝尔斯登陷落到全球金融恐慌》一书中对贝尔斯登财政危机过程的叙述与勒·庞的理论如此吻合,恰恰可以作为该理论的一个实证研究案例。有趣的是,就连比尔·邦伯这样的内部人士对谣言的力量也感到迷惑不解,且媒体无情的反复的攻击性报道竟然是加速贝尔斯登境况下滑的关键因素。
但是,难道谣言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击溃一家公司么?**投资家马丁·惠特曼在给他的第三大道价值基金的股东们的一封信里面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贝尔斯登的破产给予我们的沉痛教训之一是,如果某个公司的业务需要经常性地进入资本市场以求生存,或该公司可能因为一场谣言战役而失去它的客户群,并且投资者将进一步因该公司业务减少而承受损失时,我们应避免持有其普通股。”
有关贝尔斯登资金短缺的谣言,足够生成一项很有说服力的预言,即贝尔斯登的信誉不可靠,并且对贝尔斯登的主要客户来说,转投其竞争对手是既简单又**的对策。谣言变成“事实”的结果是制造了银行的挤兑局面。如果贝尔斯登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得到资金注入,这次挤兑本可以被阻止或逆转。但令人惊讶的是,贝尔斯登没能够获得资金。《恐慌害死熊》一书作者提出了几个假设来解释这一损失,其中一个着眼于贝尔斯登一直是一家行事风格迥异的公司,即不走寻常路线,不按常理出牌。另外一个假设是针对另外一个事实提出的,即贝尔斯登作为美国金融系统中非常关键的一员是不可能落入异邦之手。无论缺少资金来源的原因是什么,显而易见的是,贝尔斯登不能如1990年对德崇证券时那样放手。
从这时开始,故事发展的步伐开始加快。目前美国财政部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必须介入了,公司的命运不再由管理部门、持股人或员工决定,而是由财政部和联邦储备银行来操纵。为什么呢?原因是政府管理者不希望由于贝尔斯登的瓦解影响到美国的财政系统而受到指责。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阻止贝尔斯登的经济下滑。作者大篇幅地深入分析了关于决策人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在考虑的问题。2008年3月16日,星期日的晚上,媒体公布了这样一条公告: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贝尔斯登,在贝尔斯登较少的流动资产的支持下,美联储提供了300亿美元作担保。贝尔斯登的员工持有30%的股份,却只能眼看着他们的股份变得不名几文,还要担心失业的危机。
更令员工们和所有人困惑的是,几乎在同时,另一条公告被发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推出了一个借贷工具,目的是帮助像贝尔斯登这样的大公司在证券化市场上融资。借贷期*少为六个月,视情况还可以延期,并且可用一系列的投资级债券来作为抵押以延期信用。为什么这笔贷款没能在**时问到位阻止贝尔斯登的陷落呢?为什么贝尔斯登会以跳楼价卖给摩根大通?为什么是摩根大通而不是其他的投标商?班伯和斯宾塞花了大量笔墨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贝尔斯登只是一个牺牲品,是为了告知世人特别是华尔街的人们, “强者不倒”这样的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用的字眼是“道德风险”,与保释罪犯时所冒的风险有异曲同工之处,当有人被保释时,其他人也会效仿,无所顾忌地做坏事,然后等待着有朝一日能够被保释出来。基于这条重要的指导原则,贝尔斯登作为牺牲品被开刀问斩了,以确保此类事情不再发生。
以下内容来自邦伯与斯宾塞合著的《恐慌害死熊》一书,我们精选整个事件的梗概。
子公司CEO遭解职
贝尔斯登的两只对冲基金垮掉后的数月,公司腹背受敌,备受打击。一连好几天,情况都是如此。至于对冲基金的破产,在事情尘埃落定后,大家开始推卸各自的相关责任。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具体指向谁,但我们每时每刻都非常谨慎,以保自身不受牵连。
根据美国商业新闻的报道,早在2007年7月17日收到来信之时,基金经理们已被狠狠责罚了一顿。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BSAM)**执行官里奇·马林曾公开表示: “我们正在与各方合作,通过稳定基金杠杆率和改善流动性来稳定局势。我们的目标是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为基金投资者创造*佳业绩。我们正在努力,与各方的讨论正在进行中。”没错,如果你仔细推敲这句话,马林说了一大堆没有实质内容的废话。
说实话,我不能因为里奇试图说服大家他会解决这个问题而对其横加指责。我认为他没有看完手边所有资料。情况的确如此,我认为他并不清楚这个问题有多么严重。事实自会水落石出,公司内部成员都知道问题有多严重。当然,我们知道资金不会自动揭下神秘的面纱,但我们都有工作要做,所以我们并没有时间关注对冲基金的起起落落。当然不仅是因为时间不够,从法律意义上讲,我们并没有知情权。
两只对冲基金崩盘后不久,尽管里奇·马林保证公司会安然无恙,但指控还是满天飞。2007年6月23日,公司**执行董事举行了定期例会。这次会议中里奇向我们保证一切都会好起来,没什么可担心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下,他会将一切处理好。他还在百忙中拨冗参加了《布鲁克斯先生》的放映活动,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商人存在人格分裂,其外表道貌岸然,实际上却是个阴险的连环杀手。
电影和现实生活的相似之处显然使马林先生乱了阵脚,他建议不要看这部电影。他在博客中表示整个情节简直荒谬之极。我们了解到,我们尊敬的同事不仅是个非凡的金融家,还是一个业余影评人。
上**里奇所在部门负责的对冲基金消失时,他不仅观看了影片,还花时间在他的博客上写了他个人的建议。真正让我们大多数人吃惊的是,他想找时间谈论电影,谈论华尔街里作为一个利益追求者的生活。至少我们不能指责他没有说服力。但我必须指出,在里奇的防御理论里,一些同事认为他看多了夜场电影,因为他整日整夜在办公室徘徊,拼命试图稳定局势。
就在《纽约时报》曝光基金行将关闭,却有闲看电影这件事后,里奇对自己的个人网站进行了重新设置,加设了密码保护,只有少数受邀人员可以进入,并告知他们自己是如何对整个对冲基金的烂摊子使出浑身解数,使一切都变好的。但是损害已经出现,6天后,他被解除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领导人的职位,重新回到顾问一职。
长话短说,那些日子里我们对*好的结果不抱希望。在我们近代历史中这个****的紧急时期,如果高管人员因为写博客而被捕这样的事都不能令你发笑的话,那你确实遇到麻烦了。但是如果它又恰好发生在你的公司、你的工作或你的生活中,是你正在嘲笑的事情,你会发现那种神经兮兮的笑声是一种奇怪的反应,且不说听起来是否舒服。
在这一切浮出水面之前,我有幸去法国西部冲浪度假。这段时期,我还属幸运一族。为了消除前几个月在办公室长期挥之不去的消极忧虑情绪,我们在大西洋上4万英尺的高空飞行时,我将忧虑告诉了我的妻子。我对她说我很高兴能够逃离麦迪逊大道的纷扰,不过我担心公司高层要卷铺盖走人,其中*有可能的是沃伦·斯佩克特和吉米·凯恩。
**运营官受牵连
沃伦·斯佩克特是贝尔斯登**运营官,人们普遍认为,假设吉米·凯恩一旦决定辞职,他将成为**执行官的接班人。
沃伦总是让我想起克拉克-肯特,还有他的好友霍利。在二年级年鉴照片中,他戴着黑框眼镜,留着深色头发,看上去有50多岁,现在头发有点花白——那是成熟的标记。当他专门向凯恩汇报之时,我们都知道他是构思和执行有关贝尔斯登一切交易的核心人物。他非常希望建立抵押债券部门。我们这些普通的**常务董事支持沃伦所做的一切。我确实无法预见公司没有沃伦将如何发展。在我看来,沃伦一如既往地表现杰出,富有魅力。总之,他是全球高端融资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