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的纤毛虫:分类学部分
有关纤毛虫原生动物的分类系统国际上近几十年来有多个不同的方案,而这些方案中在**阶元(纲、目级)的归属、相互关系、类群细分上常常存在很大的不同。此外,即便同一名称,在不同的系统中也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Berger,2006;Jankowski,1979,1980,2007;Lynn,2008;Puytorac,1994;Small&Lynn.1985)。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包括Corliss(1979)和Lynn(2008)所分别建议的分类系统,二者所基于的视角和观点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在影响广泛的专著《原生生物学》一书中(Hausmann et al,2003),有关纤毛门系统则采用了一个折中并标准混杂的体系。所有这些差异常常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
作者在本书中**(经过后人多次改进的)Corliss(1979)的分类系统,理由是该系统已有30年的使用实践,普遍地被分类学者所采依,因此也一直处于专家的完善和修正中。同时作者认为,该系统在主体框架上代表了一个比较清晰、很可能更合理的进化关系。在章节的划分和安排中,作者也接受了一些*新的研究进展,由此对该系统又补充形成了某些细微的修饰,例如将盘头类、游仆类分别视为一个目,将原腹毛类、丽克虫独立处理等。同时考虑叙述的方便性,对一些不明或存在争议的类群做了简化、合并或模糊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