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中国古典文学览胜
边塞诗派——岑参与高适
盛唐时期,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创作蔚为壮观。边塞诗人中以高适(700-765)、岑参(约715-770)、王之涣(688-742)等*为**。他们描写奇丽壮阔的边塞景色,抒发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壮志和慷慨从军、抗敌御侮的豪情,也反映征夫思妇的幽怨,揭露将士间的矛盾。盛唐边塞诗具有慷慨、豪放、悲壮的风格,创造了一种壮阔奇伟之美。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凉州词》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自然的禅意:王维的诗
王维(701-761),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王维归心佛法,中年后亦官亦隐的生涯,加之他精通音乐,擅长绘画,善于细致敏锐地观察自然,因此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诗中展示了作者忘情于山水而自甘寂寞的高逸情怀,自然的宁静之美与作者空明的心境完全融为一体,达到“心静如空”的境界,创造出毫无纤尘之扰的纯美诗境。代表诗作有《山居秋暝》、《终南山》等。
隐逸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他是唐代**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成就仅次于王维。他一生多次出游,且偏爱舟行,写下许多平淡清远而又意兴无穷的山水诗,如《宿建德江》、《耶溪泛舟》等。在其冲淡空灵的诗境中,让人体味到诗人空明与寂静的心境。他的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隐逸生活,诗中景物常常是他自己的生活环境,语言平淡、自然,不假雕饰,如《春晓》、《过故人庄》等。
“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约698-756),盛唐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充满阳刚之气,多用乐府旧题写成七言绝句。在《从军行》、《出塞》这两组**七绝中,以大漠、雪山、长城、秋月等旷远苍凉的边地为背景,充溢着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诗中将离愁别怨与英雄气概融为一体,声情悲壮激昂。其七绝意境雄浑开阔,情调激越悲凉,当时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称。因他擅长写七绝,且成就极高,所以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
“天子呼来不上船”——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热烈追求光明,抨击黑暗现实,赞美祖国雄美山川,歌颂淳朴友情与高尚品德。感情豪迈奔放,色彩瑰玮绚丽,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飘逸、奔放、雄奇、壮丽。李白独特的个性魅力表现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戏万乘若僚友”的凛然风骨,对后代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脍炙人口的佳作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等。
“安���广厦千万间”——忧者杜甫
杜甫(712-770),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唐王朝安史之乱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被称为“诗史”。又因其诗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被尊为“诗圣”。他善于吸取一切文学的营养并发扬光大,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沉郁:感情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感情波澜起伏、反复低回)。他擅长诗歌各体,尤其对七律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佳作《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
“惟歌生民病”的白居易
白居易(772-864),中唐诗坛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歌,突出强调并全力表现通俗性与写实性,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讽喻诗,如《秦中吟》、《新乐府》等,广泛尖锐地揭露了政治的黑暗,反映了人民的痛苦;采用一诗专咏一事、题下小序点出主旨的形式,形成口语化的民歌咏叹情调。另外,其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与《琵琶行》也非常**。
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是指中唐时韩愈(768-824)、孟郊(751-814)等因相同的诗歌理论与创作风格而结成的团体。他们认为:作诗应不平则鸣,“笔补造化”,并崇尚雄奇怪异之美。韩愈的诗以气势雄大见长,意想怪异著称,如《石鼓歌》;孟郊的诗怪异、幽僻、冷涩,以苦吟著称,注重造词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超常,人称“郊寒”*为恰切;李贺(790-816)多以乐府体裁驰骋想象、夸张,自铸奇语,表现苦闷情怀,具有凄艳诡激的诗风。韩孟诗派还有卢仝、马异、刘叉等人。
民歌情调:刘禹锡的诗
刘禹锡(772-842),中唐**诗人。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在穷僻荒远的贬所度过大部分人生。其诗歌主要内容是抒写内心的哀怨,表现身处逆境而不肯降心辱志的精神,《浪淘沙词其八》与《杨柳枝词其一》中,坚毅高洁的人格精神跃然纸上。刘诗语言平易简洁,风情俊爽,在民歌的影响下,创作了许多富有民歌情调的清新质朴、直率自然的诗作,其中《竹枝词》*为**。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