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总论
老子认为“知人者智”,把善于知人看作智慧的象征。在人才识别、选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代的一些仁人志士总结了许多人才识别的方法和手段,这对于现代的人才测评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管仲的人才鉴别方法
管仲是齐桓公的宰相,他当宰相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强国政策,使齐国成为春秋时代*富足、*强盛的大国,称霸诸侯。
他在齐国,能够顺利推动强国政策,说穿了,是得力于他的“观人有术”。由于有了知人之明,用人得当,政治上的一切措施,都能按照他的理想,逐一推展,齐国才能一跃成为当时的霸主。
管仲在《管子》一书里的“形势篇”中,详述了他独特的人物鉴定法,他那一套“观人术”,在如今仍然适用。
訾之人。勿以与任大
意思是说,莫把大任交给妒心强烈的人。因为细小之事就妒意大起,**无法用公平的眼光观察对方,对部属也容易有所偏袒。
这是很严重的性格缺陷,因此,只要嫉妒心强烈的人,任他才高八斗,也不能让他处理要务、位居高位。嫉妒心强烈的人,往往为了微不足道的事而怀恨在心,甚至伺机报复,或是背叛你,这种人不得不防。
无巨者。可以远举
意思是说,会拟定远大的计划,把以后的发展看得清楚的人。这种人,可以跟他共策大计,或赋予重任。有先见之明的人,就可以放心地举荐,让他独当一面,发挥他的长处。
顾忧者。可与敬道
意思是说,能够时常回顾过去,检讨自己所做的事到底是好或者坏,这么有责任感的人,可以让他担任要职。对自己做过的事,从不回顾、反省,表示他是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把重要职位给这种人,一定不会把事情办好的。
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也
意思是说,只知急追眼前之功,不管计策的可行与否,这种人必须疏远他。因为缺乏理性的思考导致盲目的冒进终会失败。
目前这种人,愈来愈多。这是不堪重任的性格之一,有志于创大事业的人,应该及早改正这种坏习惯,否则前途多难有大成。
学长者。可远见也
意思是说,有先见之明,而能追求长期利益的人,是属于大器晚成型。对这种人必须以长期的眼光来看待。一些看来机灵透顶,但是只知追逐近前之利的人,往往给人聪明至极的印象,其实,只求快速之利,对一个企业并非好事,老板更应该重用的是重视长期利益的“晚成型”的人才。
裁大者,众之所比也
意思是说,坚决实行大计的人物,必然受大众敬重。所以,要实行大计就非重用勇于行事的人才不可。
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
意思是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大人物,绝不能以眼前之功为依据。一个人才,必须长期观察他,才能透彻了解他真正的为人,真正的能力。在鉴别人才时,不能只看表面,应该透视到一个人的本质。
必得之事,不足赖也
意思是说,动不动就说, “这种事太简单了”。这么易下评语的人,不能寄予信赖。愈容易轻下评语的人,愈容易把事情弄糟。相反的,慎重下评语的人,则大多思考力周密,有责任感,赋予重任,当可不负所望。
必诺之言。不足信也
“这种事交给我办,保证做得又快又好。”如此轻诺的人,绝不能随便相信。当你听信其言,交给他办,八成都会一拖再拖,或是使计划胎死腹中。
小谨者。不大立
意思是说,拘泥细节的人,难有大成,因为,他只会钻牛角尖,忘了掌握大局。只顾小利的人,必定损失大利。
食者,不肥体
意思是说,偏食的人,身体绝不会长得结实;同理,偏执一方的人,绝难成功。从事任何工作,都不能偏执一方,有这种缺点的人,脑筋再好,也不能重用他。
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之于天地也
出语绝无废言的人,即使把天下交给他治理,也可以放一百个心。跟任何人来往,都能谨言慎行,语无赘词,这样的人是值得信赖,可以委以重任的。
上面这些就是管仲“人物鉴定的评价标准”,虽然从他那个时代,已历2400余年,这些鉴别和评价人才的方法至今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启发。
因此,要看透一个人物,必须从这些角度观察。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想有所作为,就得把管仲的话谨记于心,努力实践。
荀子对管理人才的理解
荀子,名况,人称荀卿。生于赵国,游学于齐国。当时的齐国,在国都“临淄”的稷门之旁,设有一座学园,在那里,经常聚集了各种门派的学者讲座或发表各种思想,包括儒家、墨家、道家等等。
荀子一到“稷下”(稷门之旁的学园,故有这种称呼)就当了“祭酒”(“祭酒”就是学者们的**人物)。
后来,齐人进谗言,荀子不得不离开齐国,到了楚国,成为春申君的食客。春申君封他为兰陵县令,直到春申君去世,他才辞官,定居于兰陵。
在《荀子》这本书的“解蔽篇”里,提起过对人才的三种看法,虽然离现在几千年了,但仍值得我们借鉴。
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
意思就是,对耕耘之事无不精通的农夫,不一定就是**的农业管理员。因为,管理技巧是一回事,耕耘的技巧又是另一回事,两者不可混为_谈。如果起用精于农事的人当农业管理员,由于两者的技巧截然不同,往往会铸成大错。
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
意思就是,商人对经商之事,无不精通,他们善于讨价还价,很会做生意,但是,绝不能贸然任用为市场管理员。因为,一个市场管理员,必须大公无私,为众人服务,以市场预测的繁荣为主要的工作目标。**的商人,
不一定就是**的市场管理员。
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
意思就是,善于制造工艺器品的人,他们可能手艺**,成品**,但是,不能贸然起用为工厂管理员。因为,工厂管理员必须管理许多工人(手艺人员),而越是**的工人,个性也越强,身为管理员,还得精于各种管理技巧,不是手艺好就可以挑此重任的。有些管理员,即使手艺平平,却是个精于管理的人。
鉴定一个人才,必须注意观察这一类的问题,才能量才适用,否则等于糟蹋了人才,也给企业带来莫大的困扰和损失。因此,作为领导在使用人才时,不得不慎重啊!
文王观人法
周朝礼乐典章制度非常**,周文王担任商朝的西伯官职时,正是公元前1185年,他死于公元前1135年,掌管**前后共有五十年。他爱好贤德之人,善待老人,接待贤能之人,日到中午都无暇吃饭。太颠、闳天、散宜生、鬻子、辛甲这些士大夫,都归附他,从中可以看出,文王的心智,不偏向外物而着重于人事。授予官职,办理事务,尤其重在观人,这些说法,《大戴礼记•文王观人篇》里说得*为详细。
《大戴礼记•文王观人篇》记述了周文王告诉太师尚父(姜太公)观察忖度感情真伪、考试才艺的方法。这种方法表现在五征上,一是观诚,二是考志,三是观色,四是测隐,五是揆德。
观诚
受重用、宠信的人,要看他是不是骄奢淫逸;被当权者疏远、贬斥的人,要看他是不是背逆或有什么越轨行为;荣贵显达的人,要看他是不是见人就炫耀自己,显得了不起;默默无闻的人,要看他是不是有所畏惧。
青少年要看他能不能恭敬好学又能与兄弟和平相处;壮年人要看他是否清廉实干,勤恳敬业,大公无私;老年人要看他是否思虑慎重,各方面都衰退了,身体精力都不济了,是否还要拼命挣扎。父子之间,看他们是否慈爱、孝顺;兄弟之间,看他们是否和睦友爱;邻里之间,看他们是否讲信用;君臣之间,看君主是否仁善,大臣是否忠诚。这些用以识别人的方法叫“观诚”。
考志
如果一个人的语气宽和温柔,神色恭敬而不奉承,先礼后言,常常自己主动流露自己的缺点,这样的人是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的人。如果说话盛气凌人,话语上总想占上风,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不足,故意掩饰他的无能,这种人只会伤害别人。如果一个人的神情坦率而不傲慢,言谈正直而不偏私,不掩饰自己的美德,不隐藏自己的坏处,不防备自己的过错会使自己被动,这是质朴的人。如果一个人的神情总是奉承别人,他的言谈竭尽阿谀谄媚,好做表面文章,尽量表现他微不足道的善行,因此而洋洋得意,这种人是虚伪的人。假如一个人感情的喜怒不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流露出来;乱七八糟的琐事虽然使人心烦意乱,但心志不被蒙蔽;不为厚利的诱惑所动;不向权势的威胁屈服,这种人是内心平静、坚贞不屈的人。这些都是考志的种种方法。
观色
观色所以能知人,是因为人的心气虽然涵藏在内心深处,但可以通过人的脸色去把握它。真正聪明的人一定会表现出难以言说、无法穷尽的神色;真正宽厚的人一定具有值得尊敬的神色;真正勇敢的人一定具有不可震慑的神色;真正忠诚的人一定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神色;真正纯洁的人一定具有难以玷污的神色;真正有气节的人一定具有值得信任的神色。质朴的神色正气凛然,坚强而沉稳;虚伪的神色游移不定,计人烦躁不安。这就叫做“观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