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漫画欧洲人
QQ咨询:
有路璐璐:

漫画欧洲人

  • 作者:(奥)胡贝尔 (奥)特莱希勒 韩文佳
  •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 ISBN:9787501235704
  •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1日
  • 页数:242
  • 定价:¥2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到欧洲旅游人数的增加,古老而神秘的欧洲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走近欧洲的历史与文明,认识风情各异、性格鲜明的欧洲各国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渴望。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不是系统、正规介绍欧洲的教科书或旅游指南,而是以讽刺、幽默的手法,用调侃的语言来介绍欧洲39个**(截止到本书出版之前)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语言,向读者展示了欧洲各国人的不同特性,让人们在轻松和趣味中体会欧洲各国人的众生相。
    在原书的基础上,我们在介绍每个**的章节里添加了两幅人物漫画,增加了该书的趣味性。
    文章节选
    阿尔巴尼亚人
    外表与生存
    您从衣着上即可认出阿尔巴尼亚人。或者更好的说法是,您认出了阿尔巴尼亚人所穿的衣服,因为阿尔巴尼亚人无一例外地穿着那些陈旧的衣服,或许那很可能是您在10年前哪一次救助东欧的慈善活动中捐赠的,东欧人又在几年后把它作为社会救济发送到了阿尔巴尼亚,而阿尔巴尼亚人直到今天还穿着它。现在地拉那街头正流行迈阿密的颓废装。
    阿尔巴尼亚人*惹人注意的地方就是那件皱皱巴巴的上衣,原因不一定是因为这件衣服已经穿了15年,而更主要的在于阿尔巴尼亚人偏爱手枪。当人们外出散步时,可以迅速地塞进上衣里。如果在奥地利街头有人大喊“听着”,阿尔巴尼亚人也许已经立即就把手伸进上衣里了。因为他们有着看来很大的手掌,所以在阿尔巴尼亚,即使是一挺“克拉什尼科夫”也被当做手枪。
    这也许是阿尔巴尼亚人并不很多的原因。阿尔巴尼亚本土生活着大约300万人,而有同样多的阿尔巴尼亚人生活在国外,例如南斯拉夫、希腊和意大利。这些阿尔巴尼亚人是如何到那儿去的,迄今仍是个谜。毕竟,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阿尔巴尼亚人是自愿地与外部世界隔绝的,以至于西欧人已经习惯于为此操心,担心他们会不会这样持续下去。大多数在国外的阿尔巴尼亚人在参加完一次乘船旅游后,每年有三个星期的时间生活在意大利亚得里亚海岸的一个临时收容所中。这些阿尔巴尼亚人实际上非常狡猾,因为以这种方式在边境度假的耗资就十分有限了。他们只须购买一张去意大利的单程船票,回程就拜托意大利的移民机构破费了。
    地理
    一个后院可以拥有一个后院。阿尔巴尼亚便是此话的佐证,因为阿尔巴尼亚就像是巴尔干的后院。从地图上看,阿尔巴尼亚好像随时会被它的邻国推进亚得里亚海。但这是假象,因为即使南斯拉夫人和马其顿人,也终究需要一个他们可以俯视的人。只是对意大利人来说,如果亚得里亚海在此处再宽阔些,大抵如同大西洋的宽度,也许感觉会更舒服些。
    历史
    阿尔巴尼亚的历史直到今天仍保留着某些神秘色彩。无人可以解释明白,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各种*有名的占领者先后占领,诸如罗马人、威尼斯人、法国人,尤其是奥地利一匈牙利人,但没有人真正想要它。只有土耳其人在**次世界大战前不久还留着它。究其原因,更多的不是出于兴趣,而是因为土耳其人懒于向随便什么继任者办理移交手续。**次世界大战后,大地主艾哈迈德·索古被准许在阿尔巴尼亚建立一个实验性质的专制王国,即索古君主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党的主席恩维尔·霍查向世人证明,在欧洲同样可以建立一个北朝鲜,而他不用战争也完全可以办到。为了感激霍查,阿尔巴尼亚人在地拉那修建了一个霍查博物馆,*后又毁掉了它。
    政治与经济
    阿尔巴尼亚在此期间式上已是一个具有市场经济的民主**,但对这两个概念阿尔巴尼亚人都稍稍作了改动。例如,每一位公民都应拥有选举权,阿尔巴尼亚人虽然认为这一观点好,但他们认为,更好的是每一位公民都应拥有一支“克拉什尼科夫”冲锋枪。现在,**的重要问题,诸如谁应当选为财政部长,都以民主方式来决定。而不太重要的问题,诸如走私经济的纯利应该属谁,则由“克拉什尼科夫”冲锋枪来决定。
    阿尔巴尼亚人是这样阐释市场经济的:他们把所有的钱都投入“老鼠会”游戏,并期望着获得大约百分之三千的利润率。*终损失了大约**年支出四倍的金额,然后求助于世界银行,让世界银行来偿还他们的这笔钱。为了不显得无事可做,阿尔巴尼亚人每隔一段时间即要搞一次总罢工,而且必定要经过漫长的谈判才又回到失业状态。来自官方的消息证实,阿尔巴尼亚的经济产出异乎寻常地少,以致国内生产总值仅与一个中等规模的高速公路加油站的营业额相似。原因在于,阿尔巴尼亚的气候相当热,因此连经济都留在了阴影里。毒品交易、卖淫与走私在阿尔巴尼亚很活跃,这一切并不是值得称道的职业,这或许也是阿尔巴尼亚的货币为什么叫列克的原因。
    语言
    阿尔巴尼亚人其实讲阿尔巴尼亚语,这种语言可分为两种形式,即托斯克(Tosk)和盖格(Gheg)。阿尔巴尼亚在1972年才举行了一次“统一文字”的大会,并通过了一种全国统一的书面语言。在大会上,有一点几乎是确定无疑的,即借助手枪让代表们达成一致的意见。但这一切肯定不会使非阿尔巴尼亚人操什么心,因为每个阿尔巴尼亚人都会说意大利语,至少会说这一句话:“喔唷,海岸警官先生,我肯定划得有点远了。”
    艺术与文化
    阿尔巴尼亚人把他们全部的艺术灵感都投入到如何去和谐地完成黑手党的谋杀任务,因而对文字和绘画的灵感已渐近枯竭,所以阿尔巴尼亚*有名的书籍可能就是一本来自14世纪的《弥撒》了。其中安葬那一章特别地厚。事实上,14世纪以来阿尔巴尼亚人**值得一提的文化成就是,他们的**曾在好莱坞电影《摇摇狗》中作为一场虚构战争的荒凉的战场。
    比利时人
    比利时人很容易认出来:他们的眼部上方都有一道黑色的眉骨,至少在国际新闻中出现的所有比利时人都是如此。不管怎么样,这也好理解,他们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曝光率,毫无例外地得归功于他们的刑事犯罪。
    外表与生存
    比利时人很容易认出来:他们的眼睛上方都有一道黑色的眉骨,至少在国际新闻中出现的所有比利时人都是如此。不管怎么样,这也好理解,他们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曝光率,毫无例外地得归功于他们的刑事犯罪。是否所有比利时人的外表都如此,我们不得而知。毕竟又有谁愿意到那儿去呢?有谁愿意去一个居住着“脸上带着黑色横梁的人”的国度呢?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比利时人简直就是没有性欲的法国人。然而,突然间却冒出一个臭名昭著的强奸犯马克。达特罗克斯。每个**都有自己的性象征,法国有时装名模莱迪蒂娅·卡丝塔(1aetitia Casta),比利时有的却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强奸犯。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地球上总共生存着1000万比利时人。为什么?因为所有这些人都必须生活在*狭窄的空间内,也就是比利时。比利时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高达332人,因而有欧洲的孟加拉国之称。
    语言
    比利时的北部居住着弗拉芒人,他们说着糟糕的荷兰语;比利时的南部居住着瓦龙人,他们说着糟糕的法语。一种独立的比利时语言是不存在的,因为从比利时建国起,弗拉芒人和瓦龙就把太多的时间花费在相互用荷兰语和法语的高声对骂上。比利时人**颇有建树的事情就是把这两种语言混杂成了一种荒唐的方言。比利时人现在虽然没有自己的语言,但即使如此,还是没有人明白他们所说的话。
    地理
    比利时的迷人之处在于:它可以视人们的不同观点而以不同的方式向人们展示自己。从北部看,它如同放置在法国大门前的擦鞋垫;从南部看,它如同一条通往荷兰的连接公路;从西部看,它如同德国的一块多余的人口聚集区;而从东部看,它又是一条通往海滩的远道。比利时的国土就是这样出奇的平坦而又无用地摊铺在那儿。它以前曾作为一块受人欢迎的小地方,来举办一些严酷的战役。大约在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预订了一块相当大的战场。即使在今天,对于军事旅游而言,比利时或许也还是一个合适的**。比方说,如果大不列颠要是可以把福克兰之战移到比利时打,就可省去巨额旅费,也可避免电视观众观看电视的时差问题了。
    历史
    1830年,比利时建国。在这之前,人们为了简便称呼这个小国为“南荷兰”。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在16世纪继承了这个小国,但他并未因此而快乐,因为比利时人担心不已,他们的**虽适合作为战场,但他们自己可不善从武。于是他们到处对人说,他们是中立不结盟的。德国人嘴里嘟哝着“噢”,然而不仅**次世界大战,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都径直地大军开进。这之后,比利时人厌烦了中立,联合其他一些**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由此,比利时从一个众所周知的无足轻重的**变成了国际事务中特别重要的角色。除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比利时人还和其他**一起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还与荷兰和卢森堡共同成立了荷比卢三国关税同盟,它们在政治上的重要意义如同波罗的海东岸三国。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比利时还在非洲占领了一些殖民地,并在那里进行出色的管理和推行民主化。这些**有卢旺达、布隆迪和刚果。
    ……
    目录
    序言
    阿尔巴尼亚人
    比利时人
    波斯尼亚人
    英国人
    德国人
    法国人
    瑞典人
    瑞士人
    西班牙人
    保加利亚人
    丹麦人
    爱沙尼亚人
    芬兰人
    希腊人
    爱尔兰人
    冰岛人
    意大利人
    南斯拉夫人
    克罗地亚人
    拉脱维亚人
    立陶宛人
    卢森堡人
    马耳他人
    马其顿人
    摩尔多瓦人
    荷兰人
    挪威人
    波兰人
    葡萄牙人
    罗马尼亚人
    俄罗斯人
    斯洛伐克人
    斯洛文尼亚人
    捷克人
    土耳其人
    乌克兰人
    匈牙利人
    白俄罗斯人
    塞浦路斯人
    编辑推荐语
    展示欧洲各国人的众生相,奥地利人*美好的偏见一瞥,这是一本写给坚定的呆家一族的欧洲旅行指南。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