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从零到亿万富翁的秘密
马云向左
辞职下海,马云**次“触网”
在中国,阿里巴巴集团的主要创办人、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执行官马云,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从一个“铁嘴”的大学老师变身成为一个打造了互联网王国的国王。马云,正在用他的睿智与汗水,演绎着一段绚丽夺目的创业人生。
1988年6月,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之后被分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英语老师,同时兼任学院外办主任。就这样,马云在这座校园里待了6年多。
刚开始做老师的时候,马云每月工资只有89元。为了增加收入,马云开始做起了翻译,并且很快在杭州翻译界崭露头角。于是马云租房子成立了海博翻译社,但是一个月下来翻译收入只有700元,房租却花掉了2400元。无奈之下,马云又开始在海博翻译社卖鲜花、卖礼品。这之后马云还销售过一年的医药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并没赚到多少钱,但马云却从中感受到了商海的滋味,于是开始在下海的边缘徘徊着。
从这以后,马云就一直生活在心神不安中,**到晚都在想如何离开学校。因为他觉得自己马上就到30岁了,再不干点什么的话一辈子就只能这么平淡地过去了。
正在这个时候,工业学院来了一个叫比尔的外教,他是美国西雅图人。相识后,比尔和马云大谈互联网,马云听得热血沸腾,甚至比说者比尔还激动。因为这是马云**次听说互联网,他此前还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甚至从未碰过电脑。在马云的印象里,电脑在中国可是个贵重物品,只有有钱的公司里才有;放在有空调的房子里,由*漂亮的小姐看管着,很高深。
从此,马云就在心里种下了“网”的种子,但是一直没有促使其开花、结果的机会。直到1995年,马云创立的海博翻译社开始赚钱,也是在这一年,马云接到了一个涉外纠纷的案子:一个叫菲力普·卡文纳的美国商人签约投资浙江一段高速公路,合同到期,美国商人拒付合同金。于是“杭州英语**人”的马云被中方聘请为翻译兼顾问,到美国去参加美方召开的董事会并调解纠纷。
在此之前曾经去过一趟澳大利亚的马云这一次也欣然接受了。4月,马云带着浙江省交通厅的重托,和数百万民工的殷切盼望只身飞往美国。很快,马云就在美国见到了菲力普·卡文纳,但对方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思,而是让一个大块头的加州人带着马云游山玩水,并试图劝说马云加入一家并不存在的美国公司,还故意亮了一下腰上挂着的手枪。他们还把马云带到了拉斯韦加斯赌场,幸运的是,在拉斯韦加斯赌场马云用25美分在老虎机上赢了600美元。
但是,当马云拒绝了对方十分明显的贿赂后,恼羞成怒的菲力普·卡文纳把马云锁在了一幢海滨别墅二楼的一个房间里。到这时马云已经明白他所调查的这家美国公司肯定有问题,也明白了自己已经处于危险之中。事实上,这个美国商人就是骗子。
接下来就是一场调查与反调查、斗智与斗勇的战争。马云假装妥协,并凭着天生的伶牙俐齿,终于让菲力普·卡文纳相信他是有诚意与其合作的。当对方放松警惕之后,马云只身逃到西雅图去找到了比尔介绍的朋友。
在比尔朋友的带领下,马云参观了一家网络公司。当时的美国互联网方兴未艾,所以,当美国朋友见到马云对互联网这么感兴趣时,表现得很亲热。这家公司的两间小屋里坐着5个面对电脑屏幕不停敲击键盘的年轻人,美国朋友把马云带到计算机旁说:“这就是Internet,你可以在上面搜索任何东西。”听对方这么说,马云于是坐在电脑前在雅虎搜索栏里敲了一个词“Beer”(啤酒),很快屏幕上就蹦出了一大堆:美国啤酒、日本啤酒、德国啤酒……就是没有中国啤酒。马云感到非常好奇,又在键盘上敲了一个“China”,搜索的结果是“No Data”(没有数据)。
如此神奇的互联网却搜不到“中国”,这让马云既惊奇又沮丧。于是,马云要求美国朋友把他在杭州的海博翻译社放在网上,想试一试反应如何。热情的美国朋友帮助马云做了一个海博翻译社的网页,并于当天上午挂在了网上。虽然网页做得很简单,只有文字说明而没有图片,文字部分也只有海博翻译社的翻译人数和价格,但仅仅3个小时之后,美国朋友就打电话给正在逛街的马云说收到5封给他的E-mail,分别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其中有来自机构的、公司的,还有来自当地留学生的。大家在邮件中说,这是他们发现的**家中国公司的网站,并询问具体地址表示想与海博翻译社谈生意。马云看了邮件后兴奋不已,并坚定了要做中国互联网的决心。于是,马云买了一台386笔记本电脑。在以后的几年里,马云就是用这台笔记本打江山的。
在美国,马云**次触网的“历险记”,有点像阿里巴巴遭遇四十大盗。美国骗子商人没能要了他的命,却让他无意中发现了藏宝的山洞。于是一个新版的阿里巴巴的故事,从此就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上演了。
1995年5月9日,马云的中国黄页**次上线,因为当时互联网上的中国网站太少,所以中国黄页“上网”后的效果很好,就这样,马云打响了创业的**炮。这和再后来的阿里巴巴、B2B的电子商务、C2C的淘宝网一起改变了马云的一生。
人们都说,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其实,机会还属于有智慧、有胆魄、有梦想、有决断的人,属于敢于孤注一掷、敢于破釜沉舟、敢于赌、敢于拼的人,而马云正是这样的人!
“中国互联网之父”,马云的残酷创业史
在《马云如是说——中国**CEO的商道真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后,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这些话,正好印证了马云残酷的创业史。创业从来都是艰辛的,想在一片蛮荒之地上进行一场开拓式的创业,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其实,从大洋彼岸意外“触网”到创办中国的**家网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个过程的残酷,只有马云自己知道。因为马云与网络的**次“亲密接触”,甚至可以用“险象环生”来形容。
从美国回到杭州,马云召集了24位朋友来到家中,这些人都是马云4年来结识的外贸人士,马云想听听这些做外贸的人对互联网的商务需求。马云开门见山地对他们说:“我要辞职,干Internet。”但出人意料的是23位朋友都反对马云干,他们说:“你开酒吧,开饭店,办个夜校,都行,就是干这个不行。”只有一个朋友说:“你要是真的想做的话,倒是可以试试看。”
但是马云没有听多数朋友的意见,第二天一早他就向学校辞了职,然后,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1万多,凑足2万元。利用这些钱,马云创立了中国黄页——中国**个商业网站。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只租了一间办公室,里面只有一台电脑,除了条件的简陋,马云面临的更严重的问题是缺少信任。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是不可能马上就被企业所接受的,因为绝大多数商家都没听说过互联网,并对这种利用网络宣传自己的作用半信半疑。所以中国黄页上连接的**个网页是海博网络公司自己,之后接着做的几个网页也都介绍的是朋友的企业,都是免费的,只有一家象征性地给了他6000元。
1995年的中国,还没有开通互联网,人们对互联网还一无所知,无论是谁要想通过互联网做生意,首先要做的都是宣传、普及互联网知识。马云他们承担起宣传和普及互联网的重任。没钱做广告,他们就一家一家地演示、游说,逢人就讲,无处不讲。但是,头几个月里,马云销售的实际上是一种在国内还看不到的东西,因此,马云不止一次地被别人当成骗子。
直到1995年7月上海开通了互联网专线,马云从杭州打长途到上海联网,从网上调出了望湖宾馆的主页……终于,马云有了洗刷自己骗子罪名的机会。从此,大家才真正地相信了马云。
在《阿里巴巴神话——马云的美丽新世界》一书中马云这样说:“因为我知道我看见了这个东西,我太想做一样东西。很多年轻人是晚上想出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中国人的创业,关键不是因为你有出色的想法、理想、梦想,而是你是不是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地去做它,证明它是对的。”所以残酷的现实并没有残酷到底,反而在5年之后,诞生了世界*大的B2B(商家对商家)网站——阿里巴巴。从此,互联网江湖上多了一个长相奇特的“西湖怪人”,商业江湖中多了一个永不放弃、大胆创新的企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