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1.1 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
1.1.1 源起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初源自于对劳动生产率与劳资关系的关注。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比奇、罗伯特·欧文、弗雷德里克·泰勒。
1.亚当·斯密
1776年《国富论》出版,亚当·斯密在书中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于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属于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利用剩余产品的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到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不能一日制造20枚针,说不定**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1/240,就连此数量的1/4 800,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2.查尔斯·巴比奇
1832年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比奇在《论机器与制造的经济》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利益的思想,分析了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