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概要
1.1 课程设计目的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为活跃的学科之一,因而操作系统课程也自然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操作系统课程内容综合了基础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新技术追踪等多项内容。但由于操作系统的高度复杂性,使得它成为专业课中*难学的课程之一。
通过对操作系统原理的学习,要求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和特点,熟练掌握和运用操作系统在进行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和调度时常用的概念、方法、策略、算法、手段等。
操作系统课程概念多、内容广、难度大,抽象强。因此,操作系统课程的学习面临这样一些难题:如何形象化地学习和理解抽象的操作系统概念及原理,如何紧跟飞速发展的操作系统技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不但要学好操作系统原理,还要加强操作系统实验。操作系统实验可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复习所学过的操作系统概念与原理;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Linux是目前常用的流行操作系统之一,其*大的特点是开放源代码。使用Linux操作系统和分析¨nux内核代码是学习操作系统课程的很好选择。通过对Linux操作系统内核源代码的分析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对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和编程界面、体系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实现技术等,有更深入的整体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操作系统原理。
Linux内核的学习可以分两个阶段:在Linux内核分析阶段,通过阅读Linux内核源代码,改变部分内核源程序,改变系统行为,从而学习操作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现机理,巩固操作系统原理知识。在Linux内核改进阶段,通过深人、综合分析Linux操作系统的实现机理,通过一定规模的源代码重写,使Linux系统功能或行为产生实质性变化,这个阶段可以锻炼学生综合知识运用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