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总论
第2章 西医儿科学的形成、发展和特点
西医儿科学是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生长发育、保健及疾病**的一门学科。进入19世纪,西方近代医学才开始发展,德国儿科起始较早,在婴儿喂养、传染病诊治方面有一定贡献,以后法国、英美接踵而起,并发展迅速,如开始按能量计算营养的需要,用白喉抗毒素**抢救白喉患儿、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大肠杆菌等,研究儿童心理学亦已开始。1896年Holt所著的《儿科学》是美国**本教科书,成为儿科的经典著作。20世纪初除进一步研究婴幼儿营养、小儿营养性疾病外,重视婴幼儿腹泻与电解质平衡。20世纪50年代后**移向新生儿疾病、血液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疑难病症。19世纪下半叶,西方医学传人我国,使我国的医学包括儿科发生了一个大转折,许多**来我国开办诊所、医院。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办新式医学院校,到20世纪40年代医院中开始设立儿科,培养了不少儿科医生,1943年由我国儿科专家诸福棠编写的《实用儿科学》是我国*早的一部儿科学著作,为西方医学在中国儿科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儿童的**卫生事业非常关心。在城乡各地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儿科**保健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进行了儿童的生长发育监测、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免疫接种、“四病”的**以及其他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等,既保障我国儿童的健康,也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
目前,我国儿童的主要键康问题从总体上看还是集中在感染性和营养性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方面,但与20世纪相比,这些疾病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已经大幅度降低,在某些发达地区,严重的营养不良和急性传染病更很少见。这些疾病谱的明显变化,提示未来儿科学的任务不仅仅要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更应当着眼于儿童保健学的研究上。儿童保健的临床服务应该由大城市逐渐普及到中小城市和社区、乡村,注重小儿的乳食喂养、体格生长、心理健康、智能发育、社会应对能力以及病后康复等方面的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