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矿山地热环境
矿山地热与气象环境是人类进行采矿工程活动的*基本的自然环境,是制约采矿业发展及采矿技术应用的基本因素。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矿物资源需求的逐年增长,矿床开采深度将不断增加,因此,矿山地热对采矿技术及采矿工艺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设计采矿工程系统时,必须具有完整的、系统的岩石热物理参数资料,以及深部岩体的温度资料。没有这些资料,不可能*经济、*有效地选择*佳的采矿工程系统。矿山地热环境与采矿工程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制约采矿工程活动的基本环境因素。
描述深矿井中高温现象,在文献中可以追溯到16世纪。1740年,法国对金属矿的地温进行了观测,18世纪末英国开始了系统的井下巷道地温观测。钻孔测温始于19世纪后半叶,在1882~1900年间欧洲有2个深钻孔测了地温,一个钻孔深为1959 m,孔底温度为69.25℃,另一个钻孔深为2221 m孔底温度为83.4℃,两个钻孔每百米的地温梯度都是3.12℃。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开始在抚顺等矿区开展了地温观测研究工作。70年代初,开滦矿区为了评价盆地深部煤炭资源的开发前景,曾进行了地温观测,以了解地温对深部资源开发的影响。1974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和平顶山矿务局合作,对平顶山矿区的地热问题进行了为期4年的研究工作,1978年提出了研究报告。同年5月,煤炭工业部在平顶山召开了由煤田地质勘探、矿山地热及矿井降温科技人员参加的矿山地温工作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