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绿色化学(第二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绿色化学(第二版)

  • 作者:沈玉龙 曹文华
  •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802099982
  •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01日
  • 页数:269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绿色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尽管其发展的历史很短,但发展的速度很快。本次修订力求体现近几年来绿色化学的发展状况,满足人才培养和教学的需要。本次修订在保持**版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版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更新和完善。全书共分八章,包括绿色化学引论、绿色化学原理、绿色催化剂、绿色溶剂、生物质资源的利用、绿色化学品、绿色合成技术、绿色化工生产。
    本书可作为化学类,环境类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化学、化工、环境保护等专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和参考。
    文章节选
    1 绿色化学引论
    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乃至人本身,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而化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组成、性质等问题的自然科学,凡涉及物质问题的,便涉及化学。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借助化学反应过程或化学物质,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但与此同时,随着人类干预大自然的程度和规模的不断加大,自己逐渐陷入了始料不及的严重困扰:全球性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人类已意识到今天所面临的困境的根源,是发展模式的问题。无论在传统的发展模式(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中,还是在“可持续发展”(自然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模式中,化学始终扮演着“**科学”的角色。绿色化学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化学发展的**阶段。绿色化学研究的目标就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根本上实现化学工业的“绿色化”,达到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和谐发展。
    1.1 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
    1.1.1 化学对人类创造物质生活的贡献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核心基础学科,是一门**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涉及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以及由化学家创造的新物质;还涉及自然界的变化及由化学家发明创造的新变化。
    化学是当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改善人类生活方面是*有成效、*实用的学科之一。从经典化学知识的积累、近代化学独立学科的出现,到现代化学飞速发展,化学始终与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化学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化学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
    目录
    1 绿色化学引论
    1.1 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
    1.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3 绿色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1.4 绿色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1.5 “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获奖项目名录
    1.6 绿色化学教育
    2 绿色化学原理
    2.1 防止废物
    2.2 设计**化学品
    2.3 设计危险较小的化学合成工艺
    2.4 使用可再生资源
    2.5 使用催化剂,而不是化学计量试剂
    2.6 避免化学衍生物
    2.7 *大化原子经济性
    2.8 使用**的溶剂和反应条件
    2.9 提高能源效率
    2.10 设计使用后可降解的化学产品
    2.11 防止污染的实时分析
    2.12 *小化事故的可能性
    3 绿色催化剂
    3.1 催化剂与绿色化学
    3.2 分子筛
    3.3 杂多酸化合物
    3.4 全氟磺酸树脂
    3.5 生物催化剂
    4 绿色溶剂
    4.1 溶剂的危害
    4.2 水作为反应溶剂
    4.3 超临界流体(SCF)
    4.4 室温离子液体
    4.5 氟溶剂
    5 生物质资源的利用
    5.1 生物质资源与生物炼制
    5.2 燃料乙醇
    5.3 生物柴油
    6 绿色化学品
    6.1 化学品的生命周期评价
    6.2 ODS替代品
    6.3 可降解塑料
    6.4 生物农药
    6.5 绿色化学品——碳酸二甲酯
    7 绿色合成技术
    7.1 微波化学
    7.2 超声化学
    7.3 电化学合成
    7.4 光化学合成
    8 绿色化工生产
    8.1 化学工业的清洁生产
    8.2 化学工业的“零排放”
    8.3 清洁生产工艺举例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