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篇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
一、企业战略概念的演变
“企业战略”的概念是随着产业革命和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的。18—19世纪,伴随着产业革命,欧洲产生了以亚当·斯密、瓦特、斯图亚特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欧洲管理思想,后来在美国又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当时,这些学者和管理者都将思考的**放在组织内部活动的管理上。
20世纪初,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整合,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这可以说是*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将之称为“企业战略的**波”。1938年,巴纳德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此外,他在该书中还提出,管理科学的**应是创造组织的效率,其他的管理工作则应注重组织的效能,即如何使组织与环境相适应。这种有关组织与环境“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础,波特称之为“企业战略的第二波”。20世���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其中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是外部环境因素,公司实力与个人价值和渴望则是企业内部因素。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波特称之为“企业战略的第三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