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的探索
1.心灵结构/2
①意识的基础:无意识/2
②个人无意识/6
③惰结/10
④集体无意识/12
⑤原型与原始意象/16
⑥男人的女性特质/24
⑦女人的男性特质/29
2.人及其象征/34
①永恒的象征/35
②成年礼的原型/39
③人性中的双重原则/46
④象征的超验和整合功能/53
3.心理科学观/61
①心理学是有灵魂的科学/61
②心理学是经验的科学/63
二、心理的类型。
1.两种基本的性格(心理)类型/66
2.心理的四种功能/74
①感觉/74
②直觉/78
③思维/81
④情感/84
3.外向性格的功能性分类/83
①外向感觉型及特征/89
②外向直觉型及特征/93
③外向思维型及特征/99
④外向情感型及特征/114
4.内向性格的功能性分类/121
①內向感觉型及特征/121
②内向直觉型及特征/123
③內向思维型及特征/129
④内向情感型及特征/138
5.有关的定义/144
三、个性的完善
1.早期人格开发/201
①儿童心理冲突/201
②儿童前心灵意识分析/226
③心理异常的种类及对策/231
④神童人格/244
作者介绍
--------------------------------------------------------------------------------
暂无
文摘
--------------------------------------------------------------------------------
在一个把实利看得高于精神的社会中,个人性格的形成和完善必然受制于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种种物质需要虽然也可以视为精神需要的体现,但正如任何片面的追求都必然把人扭曲一样,对“物质”的贪得无厌的追求,
往往成为对精神追求的*大限制,因而总是蕴涵着把人降低到动物水平或机器水平的危险。另一方面,只要对拼命追求物质利益的“强迫冲动”作深层心理分析,隐藏在这种冲动下面的“权力意志”、“死亡恐惧”等等便往往暴露无遗--而随着个人的成长,*需要由更高的精神追求来予以平衡和消除的,恰恰是这些未能被人意识到,并因而极大妨碍了个性完善的“心理障碍”。
个性化作为个人生命发展的“自然需要”,并不能从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中获得保证,相反,“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总是与集体标准相冲突,因为个性化即意味着从一般性中分离和分化出来,建立起自己的特殊性--不是一种‘后来获得’的特殊性,而是一种业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心理构造中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只有在“上帝”或“自然”那里去获得承认,却很难从社会集体标准中获得应有的尊重。
那么,通往“上帝”或“自然”的那条路究竟在哪里呢?或者说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完善怎样才能获得“上帝”或“自然”的尊重和承认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地探索自我,从而在灵魂的深处、在“自己”和“自我”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1.心灵结构我们头脑中的意识并不是我们舰队惟一的舰长,甚至也不是我们思想的舰长。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也不管是好是坏,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都要受到那些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的力量的影响。
心灵的每一次外在显现都同时混合着多种影响。首先是清醒的自我(theconscionseRO)的影响;其次是个人以及个人所从属的群体身长那些很少被意识到的情结的影响;再次是来自未被意识到的集体心理的那些无论以什么方式结合在一起原型动力机制的影响。①意识的基础:无意识在西方,二十世纪被某些学者称为精神分析的世纪。这一说法虽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精神分析学在二十世纪文化领域中的显要地位却是不可否认的。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在“理性”的专制之下发现了被压抑受排斥的无意识。这一发现为二十世纪许多重大问题(包括后来的语言及话语问题)的研究揭开了序幕。
无意识这一概念,其*初的思想萌芽可以往前一直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关于“迷狂”的**说法,被认为是西方无意识思想之起源。其实这一“起源”似可追溯到某些更为古老的神话。尽管在弗洛伊德之前,莱布尼茨、歌德、叔本华、卡勒斯、哈特曼等人都对无意识的发现做出过突出的贡献,但真正在近代科学(医学、心理学)基础上为无意识概念奠定牢固基础的,却不能不说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注意到,许多具有强迫症状的神经症患者常常不能自制地采取一定的行动,对于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又说不出原因。大量的研究之后,弗洛伊德断定:在人类自觉意识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人们没意识到的内驱力,这个内驱力时刻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里,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这便是无意识。在经过更多的研究之后,他进而得出结论说:精神活动本身都是无意识的;那些有意识的过程只不过是整个精神生活的片断和局部。用通俗的话讲,整个精神生活就像是一座海岛,意识只是露出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无意识则是隐藏在水下,成为意识基础并决定其方向的绝大部分。
那么,无意识是怎样形成的呢?
按照弗洛伊德*初的理解,无意识主要来自个人早期生活特别是幼年生活中那些受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