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法政界面的刑法思考
QQ咨询:
有路璐璐:

法政界面的刑法思考

  • 作者:刘树德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51662
  •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01日
  • 页数:282
  • 定价:¥34.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以“刑事政治”为主题来研究的,刑事就是与犯罪有关的事务,而政治就是公共事务的管理,犯罪这一公共事务的管理或者治理可以称为“刑事政治”,“刑事政治”就是研究**如何运用各类资源,当然主要是刑事法律,来治理犯罪现象的学问。从方法论上如何将刑法学与政治学、宪政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如何从政治的高度、宪政的视角来看待刑法的一系列问题,是本书着力的一个方向。
    文章节选
    **章 政治意识形态与刑法的关联分析
    意识形态,在政治学意义上,属于政治系统的软件部分。此处从政治意识形态的视角对刑法作些分析。
    一、政治学里的意识形态
    19世纪初,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首先在《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创造了“意识形态”(ideolog)这这个概念,具体指的是向人们揭示观念的成见和偏见的根源的“观念科学”。此术语不久就成了一个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甚至颇有贬义的名词,常常成为政治攻讦的工具和自标。随着马克思生前未出版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在1927年出版,以及德国哲学家曼海姆(Mannheim)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在1929年出版(1936年被译成英文),“意识形态”这一概念重新流行起来。此后,“意识形态”在不同的学者那里得到了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以致形成了“一个概念家族”。比较典型的定义②,例如,1.马克思的定义。按照G.马尔库塞的观点,马克思在三种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1)它是对历史唯心主义的否定和揭示,因为以往的哲学、社会政治理论将其观念和体系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动力。(2)它是一种对社会存在的系统解释。马克思在这里关心的是统治**的思想怎样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即如何与统治权力结合起来。(3)它在总体上是一类确定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目录
    刑政学的呼唤(代自序)
    **章 政治意识形态与刑法的关联分析
    一、 政治学里的意识形态
    二、 刑事古典、近代学派的政治意识形态基础
    三、 我国刑法的政治意识形态基础
    第二章 **分析方法的刑法学定位
    一、 什么是“**分析方法”
    二、 **分析方法在法学中的当代命运
    三、 **分析方法在刑法研究中的合理定位
    第三章 法治视野下宪法与刑法的关联思考
    一、 法治需要激活宪法
    二、 法治需要善待刑法
    三、 法治需要刑法及时跟进宪法
    第四章 政治系统语境的刑法分析
    一、 政治系统理论是一种研究范式
    二、 从政治系统一元**向多元**的发展看刑法
    三、 作为系统的政法机关与刑罚体系
    第五章 政治沟通分析框架下的刑法机制建设
    一、 政治系统中的政治沟通
    二、 刑法运行机制的建设
    三、 刑事法律人共同话语机制的建设
    第六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政治的双重解读
    一、 从刑事政策到刑事政治
    二、 “依附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解读
    三、 “独立型宽严相济”刑事政治解读
    第七章 现行政治架构中司法权统一行使的保障机制
    一、 *高法院承负保证适用法律统一的宪法职责 ——比较法的考察
    二、 我国司法权统一行使的现行保障机制——多元制
    三、 我国司法权统一行使的未来保障机制 ——司法解释与案例指导二元制
    四、 案例指导制度的具体建构——具体问题与资源利用
    第八章 死刑复核权力统��行使的实体保障
    一、 死刑实体法控制的方法论
    二、 死刑复核权力统一行使的实体保障——死刑立法方法
    三、 死刑复核权力统一行使的实体保障——死刑司法方法
    第九章 刑罚权与行政权介入经济领域的边界(上) ——非法经营罪“口袋径”的把握
    一、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干预与刑罚介入
    二、 非法经营罪的立法溯源
    第十章 刑罚权与行政权介入经济领域的边界(下) ——非法经营罪“口袋径”的把握
    一、 非法经营罪的司法命运
    二、 非法经营罪“口袋径”的合理把握 ——以《行政许可法》相关条款为基点
    第十一章 司法改革的方法论
    一、 “司法”、“司法改革”的语词辨析
    二、 司法改革的定位: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
    三、 司法改革的关键:司法职权的合理配置
    四、 司法改革的配套:系统思维与整体推进
    五、 司法改革的运行:架构与程序
    主要参考书目
    术语索引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