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地球概述
**节 地球的起源及其发展变化
一、宇宙及天体
1.地球的起源
地球起源问题是同太阳系的起源紧密联系的,因此要探讨地球的起源问题,首先了解目前太阳系的三个主要特征是必要的:
(1)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按逆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太阳本身也以同一方向自转,这个特征称为太阳系天体运动的同向性。
(2)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非常接近于同一平面,并且这个平面与太阳自转赤道面的夹角不到6°,这个特征称为行星轨道运动的共面性。
(3)除水星外,其他所有行星的绕日公转轨道都很接近于圆轨道,这个特征称为行星轨道运动的近圆性。
关于地球的起源问题,已有相当长的探讨历史了。在古代,人们就曾探讨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形成问题,在此期间,逐渐形成了关于天地万物起源的“创世说”。其中流传*广的要算是《圣经》中的“创世说”。在人类历史上,“创世说”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占据了统治地位。
自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以后,天体演化的讨论突破了宗教神学的桎梏,开始了对地球和太阳系起源问题的真正科学探讨。1644年,笛卡儿(R.Descartes)在他的《哲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个太阳系起源的学说,他认为太阳、行星和卫星是在宇宙物质涡流式的运动中形成的大小不同的旋涡里形成的。一个世纪之后,布封(G.L.L.de Buffon)于1745年在《自然史》中提出第二个学说认为,一个巨量的物体,假定是彗星,曾与太阳碰撞,使太阳的物质分裂为碎块而飞散到太空中,形成了地球和行星。在布封之后的200年间,人们又提出了许多学说,这些学说基本倾向于笛卡儿的“一元论”,即太阳和行星由同一原始气体云凝缩而成;也有“二元论”观点,即认为行星物质是从太阳中分离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