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了解申论
**章 申论基础知识
所谓“申论”,出自孔子所说的“申而论之”一词,从字面来理解,“申”为引申、申述,“论”为议论、论证,“申论”则指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论述,也就是对给定的事件、材料、问题、现象、事理等进行分析和说明。申论作为一种应试文体,指的是针对给定的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论述加以说明的一种考核形式。申论主要是对应试者阅读和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测查。也就是说,申论考试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应试者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为**选拔出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才。
申论*早出现于2000年**、**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中。在此之前,对于应试者写作能力的考查体现为公文写作与处理。这样,很多学生要么缺少公文写作的基本常识,要么即使知道一点公文的基本格式,其答卷也往往流于空泛。
现实生活中往往可以看到,一些人写作能力很强,但在现实问题面前却显得束手无策。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有很大的区别,它主要体现了公务员岗位的要求,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要知道,作为一名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是大量的信息和复杂的具体事务,对于应试者而言,要参与制定各种政策和措施,主要工作是对各种材料进行分类、分析、归纳、整理,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在必要的时候提出解决方案以供参考。在提出方案的时候,还需要对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加以申述。所以单纯的写作能力好,并不能满足公务员岗位的需要。
申论是测试应试者写作水平的一种方法,但其考查与传统作文的考核有所不同。一般作文只是要求应试者根据给定题目展开论述,侧重考核的是应试者的文字功底。应试者可以凭着自己的主观好恶去立论选材,尽情张扬个性地放言宏论。因此,作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试者的写作水平,即“纸上谈兵”的能力,而无法全面体现应试者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申论则不**于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查,更侧重于考查应试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能让应试者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