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苜蓿干燥特性研究
2.1 研究苜蓿干燥特性的意义
人工干燥是牧草收获后的必要加工方式和趋势。目前我国尚缺少牧草干燥机械设备,苜蓿草产品一直停留在青干草自然晾干的水平上,由于机械化程度低,致使加工牧草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如我国北方地区习惯在秋季牧草开始枯黄时贮草,此时牧草粗蛋白质含量只有5%~7%,胡萝b素损失达90%左右。田间干燥时间过长,晾晒后不能及时打捆、运输和堆垛。由于雨淋、叶片脱落及日光“漂白”作甩,牧草的各种养分损失严重,真正采食到畜体内并转化成畜产品的利用率只有40%~50%。这样的干草只能作为粗饲料,根本不能出口。
处于收割期的苜蓿不仅有80%左右的含水率,同时还含有20%左右处于活性状态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当苜蓿被刈割后,干燥过程实质就开始了。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在自然干燥的条件下,干燥过程总伴随着相当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有些是耗氧的。同时,在一些生物酶的作用下,有些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其中包括芳香性氨基酸,这对动物的利用是有好处的。如果这个干燥过程进行得十分缓慢,有害微生物开始入侵植物的营养体内,使苜蓿植株开始腐坏或变质,同时也耗费掉大量养分,*终导致蛋白质保存率下降和苜蓿草产品品质下降或完全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