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
**节 职业道德
人在社会上生存*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二是学做事。人一出生就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这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影响,使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概念及对社会的认识。社会要有序的发展,要不断的进步,就必须规范人的行为,提倡讲文明,讲礼貌,关心他人,自觉遵守各项法规等。每个人在从事各项活动和工作中必须遵守其中的规则,才能使自己的事业得到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遵守道德。
一、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对人类而言的,非人类不存在道德问题。道德是区别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社会以及每个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社会经济关系和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不同。因此,道德观念也不同。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而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抽象的道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比如在处理公共道德关系时要求人们做到文明礼貌、互相帮助、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公平交易等。总之,道德就是告诉人们我们的言行“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其目的就是规范人们的言行,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二、职业道德的特征
道德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职业道德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_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职业道德具有范围上的有限性、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式上的多样性三方面的特征。
(1)范围上的有限性
任何职业道德的运用范围都不是普遍的,而是特定的、有限的。一方面,它主要适用于走上社会岗位的成年人;另一方面,尽管职业道德也有一些共同性的要求,但某一特定行业的职业道德也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
(2)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由于职业分工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与其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也就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形式上的多样性
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而异。一般来说,有多少种不同的行业,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职业道德。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的发展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建设蒸蒸日上,各行各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企业形式多元化,给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人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社会越进步,分工就越细,而社会分工往往体现为职业分工。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职业、职业分工是与**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劳动者通过职业劳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并在作出贡献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基本生存资料,以满足自己生活上的需要。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人们的道德观念带来了许多正面影响。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它激励人们*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它是一种竞争经济,激发人们积极进取;它也是一种经济利益导向的经济,要求人们义利并重;它重视科技,要求人们不断地更新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增强了人们学习创新的道德观念。
同时,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够健全,市场秩序不够完善等缺陷,也对人们的道德包括职业道德观念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容易引发利己主义;它过分强调**价值,容易诱发拜金主义;其功利性又会使人们淡漠精神价值,追求享乐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加强以德治国,加强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
四、职业道德与个人发展
劳动创造了人,人必须依赖劳动才能维持自身的发展。从事一定的职业是人谋生的手段,是人的需要,是人全面发展*重要的条件。面对劳动中的种种关系,只有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能处理好各种问题,做好工作,促进自身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具有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企业要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仅需要借助于现代经营管理和技术,还需要企业家和职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如果企业家不讲职业道德,进行不道德的经营,使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就会导致形成病态的市场,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很难形成。如果职工不讲道德,不忠于职守,缺乏质量意识、协作精神,会造成生产混乱、人际关系紧张,而*终的结果将是企业效益差,甚至破产、倒闭。所以,无论是成功的企业或是个人,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职业劳动不仅是一种生产经营的职业活动,也是一种能力、纪律和品格的训练。在劳动中,人的思维得到活跃,组织纪律性得到增强,还可以培养出勤奋、专心、自我控制等好品质。当一个人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实际中有所提高,他的思想达到的整体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职业道德与企业发展
职业道德不仅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而且与企业的兴旺发达甚至生死存亡也密切相关。
职业道德在企业文化中占重要地位。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文化必须借助职工的各种生产、经营和服务行为来实现。如果职工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自私自利,与企业貌合神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企业文化。
职业道德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职工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协调职工之间、职工与领导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减少各种矛盾冲突,企业内的所有员工相互谅解、相互谦让、团结互助、共同奋斗,众志成城,企业凝聚力自然就会增强。
职业道德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职工职业道德觉悟,不仅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而且有利于企业的科技创新,从而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二节 职业守则
在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做得出色,取得一定的成就。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开始注意自身的社会形象,致力于提高单位职工的道德品质,对新进职工进行企业文化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培训之后上岗的职工,能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提供高质量的生产和服务。
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文明礼貌、勤劳节约、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开拓创新等方面。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作为一种职业道德规范,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它要求人们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
人类个体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随着知识和爱好兴趣的发展,会逐步培养起对某种职业的爱好,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分三个层次,低层次的理想是希望工作可以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存,过安定的生活即可;较高层次的理想是希望工作可以适合个人能力和爱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素质专长;再高层次的理想则是通过工作承担社会义务,为他人服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中,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和倡导人们树立高层次的职业理想。人们职业理想的层次越高,就越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的贡献也越大。
职业责任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它包括人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职业责任由社会分工决定,是职业活动的**,它往往通过行政的甚至法律的方式加以确定和维护。从业人员要有意识地进行职业责任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学习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各项岗位责任规章制度,理解它们存在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并领会它们的精神实质,在内心形成一定的责任目标。在职业实践中不断比照特定的责任规定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省和检查,不断矫正自己的职业行为偏差,排除一切干扰,将正确的尽职尽责的行为不懈地坚持下去,使之变成一种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终转化为内在的、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职业道德品质。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如何,*终体现在他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能否很好地为自己的工作对象服务、能否为人民服务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