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蔬菜工(中级)—教材
QQ咨询:
有路璐璐:

蔬菜工(中级)—教材

  • 作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农业局 组织编写
  • 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ISBN:9787504568519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171
  • 定价:¥2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教材依据《**职业标准——蔬菜园艺工》,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蔬菜种植为基础进行编写。教材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力求体现职业培训的规律,满足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的需要。
    本教材在编写中贯穿“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理念,采用模块化的编写方式。全书按职业功能分为五个模块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蔬菜基础知识、设施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与清洁田园等。每一单元内容在涵盖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本职业岗位工作中要求掌握的*新实用知识和技术。
    为便于读者迅速抓住**、提高学习效率,教材中还精心设置了“培训目标”等栏目。每一单元后附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书*后附有理论知识考核试卷,供读者巩固、检验学习效果时参考使用。
    本教材可用于中级蔬菜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教材,也可供中、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或供相关从业人员参加在职培训、岗位培训使用。
    文章节选
    第1单元 蔬菜基础知识
    **节 土壤改良
    一、土壤与土壤养分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在作物生长的全部过程中,土壤不断供给作物以足量的水分和养分。土壤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作物对水分和养分需要的能力就是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的实质是土壤的生命力。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肥力因素(水、肥、气、热),各个肥力因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良好的作物生长要求诸肥力因素必须同时存在且互相协调。
    肥沃的土壤至少应具备如下条件:
    1.水分、养分储藏量丰富而适当,以保证源源不断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需要。
    2.优良的生理调节机制,使土壤在不利的条件下,仍然具有正常供应植物水分和养分需要的可能。
    3.稳、匀、足、适的水热条件,以保证生理调节机制的正常运行。
    土壤肥力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在自然状况下,土壤的自然肥力大多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特别是蔬菜作物具有生长量大、生长速度快、生长发育具有连续开花、连续结果的特点,因此,作物需肥量大,对土壤肥力条件要求高。蔬菜作物在土壤中生长,植株养分的60%~70%是从土壤中吸收的。为提高土壤肥力,必须采取综合的人工培肥、改良措施。在土壤肥力所包括的水、肥��气、热诸因素中,人工培肥措施主要是提高土壤养分。土壤养分种类很多,具体来讲主要包括蔬菜作物需要较多的、需要量超过植株干重1%的元素,如氮、磷、钾等,称为大量元素;需要较少的元素,如钙、镁、硫、铁、硅等,称为中量元素;还有需要极少的、需要量小于植株干重0.1%的元素,如硼、锰、锌、铜等,称为微量元素。这些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蔬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
    目录
    第1单元 蔬菜基础知识
    **节 土壤改良
    第二节 主要设施类型及其特点
    第三节 蔬菜栽培
    第四节 蔬菜节水灌溉
    第五节 蔬菜生产计划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2单元 设施育苗
    **节 育苗准备
    第二节 播种
    第三节 苗期管理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3单元 定植
    **节 土地准备
    第二节 移栽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4单元 田间管理
    **节 植株调整
    第二节 环境调控
    第三节 肥水管理
    第四节 病虫草膜害种类及其**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5单元 采收与清洁田园
    **节 采收
    第二节 清洁田园
    第三节 采后处理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理论知识考核试卷(一)
    理论知识考核试卷(二)
    理论知识考核试卷(一)答案
    理论知识考核试卷(二)答案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