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认知
**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而不仅仅局限或等同于其中的某一过程。例如,一个人对于他人在许多场合下的行为做出了相同的判断以后,就有可能把一些相对稳定的印象归结到那个人的身上,推测他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将会产生类似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在许多场合下都很兴奋、激动,就可以推测他在类似的情境中也会产生兴奋、激动的行为。人们就是通过社会认知来推断他人的行为的。
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推测与判断时,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认识他人当时潜在的心理状态,即所谓“以己度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往往认为他人的心胸也是宽广的。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推测与判断往往会发生偏差,特别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与行为动机更加容易发生错误。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固有的认知结构。因此,即使是同样的社会刺激,由于各人的认知结构不同,其社会认知也必然会表现出种种不同的特征。
1.认知的选择性
人们对于社会刺激的态度不同,在认知上也不同,可能认知也可能不予认知。这固然与社会刺激物本身的强度有关系,但所谓强度,主要不是社会客体本身的物理强度,而是其本身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对认知者来说价值的大小。也就是说,它给人们带来的是奖励还是惩罚,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各人都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对当前的社会刺激做出种种估计与推测。如果估计某种社会刺激将给自己带来奖励,有益于自己,就会选择它作为认知对象。
可见,人们是根据社会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而有选择地进行社会认知的。简单地说,人们是根据社会刺激物是否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有用及有用的程度大小来决定取舍的。
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认知反应的显著性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刺激下个人心理状态(情感、动机)所发生的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将随着个人对社会刺激意义所理解的程度不同而转移。人们的认知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的,当理解该社会刺激对个人有很大利害关系时,认知反应是十分显著的,也就是说,其情感及动机等心理状态反应强烈。如果认知该社会刺激与自己无关或关系不大,则心情很少变化,或无动于衷。
社会认知反应的显著性揭示了社会生活丰富与否对于社会认知反应具有重要作用,说明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对于提高社会认知的敏锐度十分重要,同时也说明了社会认知主体本身的人格品质对于社会认知反应的重大影响作用。
3.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
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这是自我意识发挥作用的结果,它使个人的认知体验不被他人所觉察,从而使个体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
心理学家麦金尼斯(Alan Loy Mcginnis)做过一个实验:用11个性质不同的词汇(其中有7个是引起不愉快情绪的词汇或者是禁忌的词汇)作为社会刺激物,把这些词汇出示给被试,让他们进行认知活动,实验者通过皮肤电反射来测定被试的情绪状态。由于被试对这些不同性质词汇认知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因而实验者还要求被试认知到这些词汇时,立即向实验者报告,实验者要观察被试的皮肤电反射与口头报告是否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这两者并不总是一致的,出示社会禁忌性词汇时,被试很快发生皮肤电反射,但口头报告很慢,而出示其他中性词汇时,则没有发生两者的不一致。 上述实验表明,对于能激发个人产生焦虑的社会刺激,或是会引起个人不愉快情绪的刺激,个人在生理反应、情绪反应上都是非常敏感的,但认知态度却是不积极的,他会把这些刺激压抑下来,从而减少焦虑,适应社会。
认知行为自我控制的这一特点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例如,一个身材瘦弱的人遇到一个身材高大的歹徒,虽然他内心可能十分害怕,但他竭力使自己在表情上不表现出来,因为他知道自己越是表现得害怕,对自己就越是不利,这实质上就是自我意识在对其认知活动发生调节作用。又如,我们去看望一个重病人,感到这个病人面容憔悴,病势不轻,认知者虽然心里十分难受,但在表面上会对病人说“你比前几天精神多了”等来安慰病人,掩盖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要因素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主体的状况
认知主体的状况主要包括主体的过去经验、心理定式、生理状况和人格特征。由于认知者的个人经验不同,他观察和解释人和事物的角度就可能不同。正如有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个如同“有色镜头”的心理结构,它使人所认知的社会、人或事物都带上主体色彩。这种心理结构的组成成分有个体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动机、需要和情绪等。
经验丰富的人观察他人能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而一个缺乏生活阅历的人观察他人或者事物时,往往表现为重表不重质,只知其行为,不知其内在动机。另外,不同职业的人,***和非***由于知识经验的不同,在考察人时,各自所关注的**也就不同。如医生关注的是人的健康状况;画家关注的是人的体态、容貌、气质;***注重考察下属的口才、文字功底及组织能力等;艺术家关注的是人的外貌、身材、姿势、语调等;伦理学家关注的是人的行为举止所体现的道德品质等。又如,儿童看电影中的人物,常常简单地把他们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而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成年人,则会有复杂得多的认识。心理定式是行为的准备状态。主体的认知经验不同造成其认知角度不同,因而也就导致不同的态度。认知者的心理状态不同,也会影响其认知、判断的倾向性,进而直接影响他们的认知结果。研究表明:自信心强的人和自信心弱的人认知同一对象时,前者有独立性,后者则常服从权威或易受暗示;一个具有好猜疑性格的人,对他人行为的认知多会从猜疑的立场加以分析和判断,即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个富于攻击性的人,常常会认为别人也好斗;一个善良的人,则常常不相信他人有害人之心;一个乐观、外向的人,易将他人也看成是热情奔放的人;而一个内向、冷漠的人,则易将他人看成是封闭且孤独的人。有的社会心理学者称这类现象为社会认知中的“投射效应”。
认知者的情绪状态及生理状况如何也会明显影响其对认知对象的判断。它的作用是使认知过程伴以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当人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会把周围的人看得友好些;当心情不佳时,则往往倾向于以消极的眼光看待他人。
(二)认知客体的状况
认知客体的某些特征是影响认知者对其判断的因素。比如被认知者的社会地位、角色类别以及外显行为的特征等都影响着认知者对他的判断。对于地位的高低差异,人们往往会认为,地位高的人比地位低的人有更强的合作性,行为动机上有更高的自觉性。由于被认知者社会分工、角色类别存在差异,所以,其对待领导关心的某一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也各有不同。
被认知者的某些习惯性行为(如手势、语气等)也会影响别人对他的判断,一个手势乱舞、语言粗鲁的人和一个举止得体、谈吐文明的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截然相反的。
此外,被认知者的外貌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别人对他的判断,尽管这个人的其他特征或者品质未必为他人所了解,但相对来说,外貌较好的被认知者更容易得到他人较好的评价。
(三)情境因素
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会影响认知者和被认知者之间的人际知觉的正确性。
首先,人际交往的环境会影响人们相互之间的知觉正确性。当人们处于一个相互友好且不断交往的环境中时,他们容易把别人看成是与自己相似的情况,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彼此心理的认同。相反,若处于一个激烈竞争且互不合作的人际环境中,人们相互认知往往求异甚于求同,.具体表现是挑剔多、同情少。
其次,处于组织环境系统中不同层次的人,他们的不同的自我认识也会影响人际知觉的正确性。无论是一般的自我描述,还是在评比、评议过程中,***会以创造性、开拓性等领导型人物特征来描述、评价自己,而一般职工则以服从型特征(合作性)来描述自己。这种自我认知状况会给准确、全面认识一个人带来一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