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经济法概论(第2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经济法概论(第2版)

  • 作者:周庭芳
  •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928898
  •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01日
  • 页数:431
  • 定价:¥2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17个章节,主要对经济法中的相关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破产法、招标投标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文章节选
    **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
    **节 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法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法产生的基本根源。同时,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法的产生和发展也必然受到上层建筑其他部分特别是**的巨大影响。没有**的制定或认可,并以**强制力为后盾,就不会有法,也不可能保证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实施。
    经济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化大生产;相当发达的市场经济;经济管理的社会化以及**自觉、主动地发挥组织管理经济的职能。19世纪下半叶,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引发了社会关系与社会思想领域的冲突和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无形之手(即市场之手)”调节经济已显得力不从心,资本主义**政府不得不改变以往“干预越少的政府才是越好的政府”的经济行为准则,加强组织管理经济的职能,以另一只“有形之手(**之手)”,直接、具体地干预和参与经济活动,协调利益关系,调控经济进程。**在调控经济活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来实现调控目的、维护经济秩序。
    **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是经济矛盾高度尖锐化的**,为转移社会经济危机,扩军备战,德国颁布了一大批具有直接经济内容,体现**直接干预意志的经济法规,包括世界上**个以经济法命名的《煤炭经济法》等。针对这种新出现的法律现象,德国法学家率先予以关注和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命名为经济法,创造了经济法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更自觉地利用经济法手段来管理、协调经济,经济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法的产生源于十月革命后的前苏联。前苏联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为其经济的迅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64年,前捷克斯洛伐克制定了世界上**部《经济法典》。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在立法中过于强调行政干预手段、排斥市场机制,也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我国经济法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成长而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为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第二阶段为从l979年**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开始后的时期。**阶段,**始终把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控制放在首要位置,颁布了大量的经济法律、法规、文件,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总体上看,由于缺乏良好的法治环境、固守计划经济的理念、排斥市场经济的思想、政治运动频繁,经济法对经济的调控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经济建设的崭新阶段。**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确立了依��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法的立法和研究出现了**繁荣的局面,立法从零散走向系统,理论从匮乏走向成熟。
    二、经济法的概念
    (一)经济法概念的形成
    “经济法”一词,是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在1755年出版的
    《自然法典》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该书认为“经济法”是调整“自然产品或人工产品分配”的法律规定。
    经济法概念在我国出现较晚。1979年6月,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的文件中提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需要制定各种经济法”。自此,“经济法”在政府正式文件中被越来越多地使用。
    (二)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中同类法律规范构成的整体,它是法律体系*大的独立组成部分。在法律部门的划分中,基本的或首要的标准是法律所调整的对象,即一定的社会关系领域。要正确理解经济法的概念必须明确经济法特定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不是一切经济关系,更不是经济关系以外的其他社会关系。我国经济法学者在对经济法的不断探索过程中,由于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认识存在差异,逐步形成了一些有一定影响的经济法理论。
    1.**协调经济法论(简称**协调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运行需要**协调;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应该由经济法调整;经济法是调整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社会经济保障关系;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
    2.**干预经济法论(简称**干预论)。该理论认为,经济法是**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宏观和微观经济调控关系、市场调控关系、社会分配关系;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
    3.**调节经济法论(简称**调节论)。该理论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在**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市场障碍排除关系、**投资经营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
    4.经济管理和市场运行经济法论。该理论认为,经济法是**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制定的,有关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和市场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经济管理关系、市场运行关系、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涉外经济关系,并认为前两类关系是基本内容;经济法是法的一个部门。
    上述理论均认为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均承认市场管理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虽然在某些问题上,各种理论之间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正是经济法理论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
    综合各种观点,我们认为可将经济法定义为:经济法是调整**干预经济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经济法的特点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的法律部门,与传统的相邻法律部门相比,其主要特点有:
    1.经济法是**干预经济的法
    经济法的产生是**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它把调整的**始终放在引导各类经济主体依法进行经济活动,保证经济关系的正确确立和有序进行,以形成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2.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经济法与行政法、民法相比较,在调整社会整体与社会个体的关系上,各有自己的主导思想。行政法以“行政权力为本位”,以**、行政机关意志为主,强调**意志和利益。民法以“个体权利为本位”,强调社会个体的意志和利益,强调权利、自由、自愿,忽视对**和社会承担的责任。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它以社会利益为基点,无论是**机关,还是社会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在此基础上处理和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3.经济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法
    在诸法合体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行政关系和民事关系都已十分发达,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数量就已很多,但现代意义的经济法规范却甚少,其调整的范围也甚窄。只有当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法才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因而经济法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4.经济法是以经济为目的的法
    行政法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虽然也对经济有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但它是以巩固政权、维持社会秩序及保障**机器正常、**运作为目的。民法的调整对象虽也涉及财产关系,但是以平等主体之间的私人财产关系为范围,同时还调整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经济法则始终调整经济关系,调整的目的就是使社会的整体经济能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且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甚至会有意使局部利益或个体利益有所损失。
    5.经济法是综合调整的法
    行政法所调整的是纵向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存在隶属、地位不平等,主要借助行政手段;民法所调整的是横向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主要采用合意和补偿的手段。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纵横交错的,既有纵向经济关系,也有横向经济关系;采取的手段既有惩罚性的,也有补偿性的;既有鼓励类的,也有禁止、限制类的,体现了明显的综合调整的特征。
    四、经济法的体系
    (一)经济法体系的含义
    经济法是一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经济法部门是经济法体系的组成部分。
    不同的经济法部门具有各自特定的调整对象,形成不同的经济法律规范,但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在相通的原则**下构成统一的整体。
    经济法部门具有层次性。根据经济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把经济法划分为若干个较大的经济法部门,然后可根据实践的需要,做进一步的划分,以保证经济法体系纵向的递延性。
    经济法部门具有全面性。属于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的每个层次的特定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经济法部门予以调整,以保证经济法体系横向的门类齐全。
    因而,经济法体系是指由多层次、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
    目录
    **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
    **节 经济法概述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第三节 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原则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企业法
    **节 企业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 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三节 合伙企业法
    第四节 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公司法
    **节 公司及公司法概述
    第二节 公司的一般规定
    第三节 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节 股份有限公司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企业破产法
    **节 破产法概述
    第二节 破产案件的申请与受理
    第三节 破产案件中的特别主体
    第四节 重整与和解
    第五节 破产清算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合同法
    **节 合同法概述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
    第五节 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第六节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七节 违约责任
    第八节 合同的担保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物权法
    **节 物权概念的生活解释及理论解释
    第二节 物权法简介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招标投标法
    **节 招标投标法概述
    第二节 招标投标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招标
    第四节 投标
    第五节 开标、评标和中标
    第六节 法律责任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第二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三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反垄断法
    **节 反垄断法概述
    第二节 禁止垄断协议
    第三节 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第四节 控制经营者集中
    第五节 禁止行政垄断
    第六节 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
    第七节 法律责任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产品质量法
    **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第二节 产品质量的管理与监督
    第三节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四节 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第三节 争议解决和法律责任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二章 知识产权法
    **节 知识产权概述
    第二节 专利法
    第三节 商标法
    第四节 著作权法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三章 证券法
    **节 证券法概述
    第二节 证券发行
    第三节 证券交易
    第四节 上市公司收购
    第五节 证券组织机构
    第六节 证券监管制度
    复习思考题
    第十四章 房地产法
    **节 房地产法概述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用地制度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制度
    第四节 房地产交易制度
    第五节 房地产登记管理制度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五章 税法
    **节 税法概述
    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种
    第三节 流转税法
    第四节 所得税法
    第五节 财产税法、特定行为税法和资源税法
    第六节 税收管理和法律责任
    复习思考题
    第十六章 劳动法
    **节 劳动法概述
    第二节 劳动合同
    第三节 集体合同
    第四节 劳动争议的处理
    第五节 社会保险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七章 经济争议解决法律制度
    **节 经济争议解决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 经济仲裁
    第三节 经济诉讼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