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哲学反璞归真提及当代效应)
QQ咨询:
有路璐璐:

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哲学反璞归真提及当代效应)

  • 作者:仰海峰
  •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041999
  •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23.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以国内外二十多年来的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为理论前提,将马克思的文本置于现代历史语境中,从马克思思想内部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复调线索的内在互动关系出发,着重阐述了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批判的内在关系。尤其是,本书对马克思哲学三大主题的概括,既准确地提炼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也体现出作者对现代历史与文化的深刻体会,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模式。
    目录
    导论 马克思哲学研究:反思与超越
    **节 本体论变迁与形而上学
    1. 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三种本体论
    2. 存在论:新的视角及理论推进
    3. 海德格尔在何种意义上认同马克思
    4. 海德格尔反对马克思
    5. 马克思与哲学观念的转变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的三大主题
    1. 形而上学批判
    2. 资本逻辑与总体性
    3. 社会批判理论
    第三节 方法变更与视域开启
    1. 从“独自”到“复调”:研究方法的变更
    2. 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视域开启与理论界划
    3.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
    4. 本书的主题与任务
    **章 主体与人
    **节 从古典人本主义到新人本主义
    1. 人的地位的确立
    2. 人的理性确证
    3. 理性与情感的双重变奏
    4. 德国古典哲学的”类”人学
    5. 新人本主义转向
    第二节 存在的优先性与先验人性论批判
    1. “存在先于本质”究竟意味着什么
    2. 自由的选择行动何以可能
    3. 另一种人道主义
    第三节 存在与人的历史性生存
    1. 对萨特人道主义思想的批评
    2. 传统人道主义:一种形而上学的规定
    3. 存在与人的历史性生存
    第四节 青年马克思人学现象学的哲学建构
    1. 费尔巴哈的自然人本主义及其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
    2. 青年马克思人学现象学的哲学建构
    3. 人学现象学与人学研究
    第五节 “现实的个人”与人学形而上学的解构
    1. 人学形而上学传统的反思
    2. “现实的个人”及其历史性规定
    3. “现实的个人”与人学研究思路的辨识
    第二章 形而上学的颠覆
    **节 黑格尔与理性形而上学的建构
    1. “我思”的形而上学意蕴
    2. 康德与批判哲学
    3. **观念与理性的自明
    第二节 有限性与早期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
    1. 康德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无意识转向
    2. “此在”的有限性与形而上学的深层关联
    3. “有限的”形而上学与“无”之境
    第三节 物化之境与形而上学的神化
    1. 物性之遗忘
    2. 物性与物化之境
    3. 物化之境:形而上学的神化与无奈
    第四节 马克思与形而上学的颠覆
    1. 两种形而上学
    2. 马克思与形而上学的颠覆
    3. 后形而上学时代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理解
    第三章 历史认识论
    **节 认识论:从逻辑思辨到历史性建构
    1. 近代认识论的逻辑建构与深层难题
    2. 马克思历史认识论的内在逻辑
    3. 历史认识论与现代认识论转向
    第二节 认识的历史性构成:从个体到社会
    1.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反思
    2. 个体认识的社会建构:米德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第三节 历史认识中的主体间性
    1. “自我”概念的再思考
    2. 自我的构成与主体间性
    3. 实践意识与理性思维
    4. 从米德到马克思
    第四节 解释学与历史性理解合法性论证
    1. 解释学:从启蒙到浪漫主义
    2. 历史学派中的解释学问题
    3. 历史性:从历史认识论问题到精神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社会批判理论
    **节 从价值批判到社会的内在批判
    1.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兴起
    2. 青年马克思的价值批判理论
    3. 社会批判理论的深层难题
    第二节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视界
    1. 走出思想**论与价值悬设
    2. 概念的历史性定位
    3. 社会关系的矛盾分析
    第三节 颠倒、合理性与意识形态批判
    1. 经济生活与拜物教
    2. 理性意识形态中的颠倒问题
    3. 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论原则
    第五章 形而上学与工具理性
    **节 物化理论与形而上学批判的理论转向
    1. 马克思与生产关系批判
    2. 物化与生产力批判
    3. 理论转向与内在困境
    第二节 形而上学与权力支配
    1. 启蒙与神话
    2. 形而上学与权力支配
    3. 文化工业与操控
    第三节 工具理性与人的单向度化
    1. 技术理性替代形而上学
    2. 社会的单向度化与否定性辩证法的消解
    3. 大拒绝:重申价值判断与否定性思维
    4. 简要的评论:通向后马克思主义之途
    第六章 形而上学批判与后马克思主义
    **节 形而上学的解构与面向未来的承诺:德里达解读马克思
    1. 形而上学的界限与解构
    2. “脱节的时代”与在场的形而上学
    3. 幽灵的多义性与面向未来的承诺
    4. 简要的评论:无法实现的希望
    第二节 失去信心的后马克思主义:鲍德里亚批评马克思
    1.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
    2. 生产时代的终结
    3. 生产理论与意识形态幻象
    4. 走向悲观主义的冷漠
    第三节 总体性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1. 从现代到后现代:总体性观念的建构与解构
    2. 概念总体性与具体总体性:黑格尔与马克思的界划
    3. 资本逻辑与后现代主义:总体性与社会批判理论的建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