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概念
土是一种天然的地质材料,它是由地壳表层的岩石经过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后形成的。由于其形成年代、生成环境及物质成分不同,工程特性也复杂多变。例如我国沿海及内陆地区的软土,西北、华北等地区的黄土,高寒地区的永冻土以及分布广泛的红黏土、膨胀土和杂填土等,其性质各不相同。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前,必须充分了解、研究建筑场地相应土层的成因、构造、地下水情况、土的工程性质、是否存在不良地质现象等,对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正确的评价。
土力学是利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土工测试技术,研究土的物理性质以及受外力后发生变化时土的应力、变形、强度和渗透特性的一门学科,即是研究土的工程性质和在力系作用下土体性状的学科。一般认为,土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但由于土具有复杂的物理成因和工程特性,因此目前在解决土工问题时,尚不能像其他力学学科一样具备系统的理论和严密的数学公式,而必须借助经验、现场试验以及室内试验以进行理论计算。所以,土力学是一门强烈依赖于实践的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