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俊俏后生是谁?原本不是本地,是徽州新安县人氏,姓陈名商,小名叫做大喜哥,后来改口呼为大郎。年方二十四岁,且是生得一表人物,虽胜不得宋玉、潘安,也不在两人之下。这大郎也是父母双亡,凑了二三千金本钱,来走襄阳贩籴些米豆之类,每年常走一遍。他下处自在城外,偶然这日进城来,要到大市街汪朝奉典铺中问个家信。那典铺正在蒋家对门,因此经过。你道怎生打扮?头上带一顶苏样的百柱骠帽,身上穿一件鱼肚白的湖纱道袍,又恰好与蒋兴哥平昔穿着相像。三巧儿远远瞧见,只道是他丈夫回了,揭开帘子,定睛而看。陈大郎抬头,望见楼上一个年少的美妇人,目不转睛的,只道心上欢喜了他,也对着楼上丢个眼色。谁知两个都错认了。三巧儿见不是丈夫,羞得两颊通红。忙忙把窗儿拽转,跑在后楼,靠着床沿上坐地,兀自心头突突地跳一个不住。谁知陈大郎的一片精魂,早被妇人眼光儿摄上去了。回到下处,心心念念地放他不下,肚里想道:“家中妻子,虽是有些颜色,怎比得妇人一半!欲待通个情款,争奈无门可入。若得谋他一宿,就消花这些本钱,也不枉为人在世。”叹了几口气,忽然想起大市街东巷,有个卖珠子的薛婆,曾与他做过交易。这婆子能言快语,况且日逐串街走巷,那一家不认得,须是与他商议,定有道理。
这一夜翻来复去,勉强过了。次日起个清早,只推有事,讨些凉水梳洗,取了一百两银子、两大锭金子,急急地跑进城来。这叫做:
欲求生受用,须下死工夫。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一篇《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中说:“惟至明末,则宋市人小说之流复起,或存旧文,或出新制,顿又广行世间,但旧名湮昧,不复称市人小说也。”从中可知,鲁迅把宋代与明末市人小说分开来看,后者虽只加一“拟”字,却与宋代的市人小说相差很大,有其独特之魅力!
而横观明末的拟市人小说里,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就是其中*为典型之代表。所谓“三言”者,是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二拍”者,则为《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简称。
它们代表着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内容复杂,题材广泛,从多个角度真实再现了宋、元、明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的**之作,无论故事情节还是艺术技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是此前小说无**拟的,即便现在看来,还是相当出色的!
通观“三言”和“二拍”,其题材大都来自干当时的社会生活,尤其是以城市为主的普通市民的生活,虽有一些以史传为题材,但其所反映的实质,则直接来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可以说,它们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普通市民们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