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入口形态设计
QQ咨询:
有路璐璐:

入口形态设计

  • 作者:王向阳 梁骏
  •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927372
  •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01日
  • 页数:93
  • 定价:¥39.8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比较的方法,阐述了中外人口空间的起源和不同发展特征,从多个角度对现代入口空间设计的内容、要素、方法、原则进行了全面研究和分析,并针对商业空间人口的具体类型,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要点。
    本书文字简洁、流畅,并配以大量**参考性的图片,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读性。本书可作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类学生的专业参考书,以及相关行业内人士的研究资料。
    文章节选
    1 入口形态设计的历史
    1.1 “门"的产生及其原始状态
    1.1.1 穴居、巢居建筑中的门
    天然的洞穴,是人类在世界上存在所能找到的*早的立足点。它无疑是原始人在早期严酷的生存条件下作出的无奈、也是**的选择。它确实又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洞穴就一定有洞口,而洞口又意味着暴露在对生存的威胁中,猛兽、敌对的部族,随时会在暗夜里悄悄潜入。解决的方法是在洞口制造一些可遮蔽的障碍,比如大石头等等。
    真正意义上“门”的出现,是在后来先民们学会构筑巢穴的过程中。构筑巢穴,意味着建筑一个相对隔绝的空间,将野蛮的、 “未开化”的空间阻断在这个人类内部空间之外,只留出“门”的位置应对日常之需。这时,“门”作为人类的“家”与大自然,**的内部空间与危险、充满着不确定的外部世界之间的界线,在早期人类的意识中便取得了特殊的意义。在我国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的遗址,可以看到房屋建筑中与“门”有关的构造*为复杂。半坡房屋的内部空间下陷低于室外地面,是一种方形的穴居形式。从入口开始修筑有一段门道通往室内,既可遮挡风雪,又可掩蔽居寝。入口处还有高高的门槛,可防雨水倒灌和外面尘土的侵入。
    ……
    目录
    1 入口形态设计的历史
    1.1 “门”的产生及其原始形态
    1.2 西方建筑的入口形态
    1.3 中国古代建筑的入口
    2 现代入口空间设计的内容
    2.1 入口空间的特性
    2.2 入口空间的空间构成
    3 现代入口形态的生成
    3.1 入口空间的形式美
    3.2 可达性
    3.3 多样性
    3.4 可识别性
    3.5 感觉的丰富性
    3.6 个性化
    3.7 立意和意境
    3.8 客观的制约因素
    4 商业空间入口形态
    4.1 商业卖场
    4.2 餐厅入口设计
    4.3 乐空间入口设计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语
    本书从更为宽阔的视野对入口空间的形式和内涵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中西方历史上门的不同演变方式;门或入口的文化内涵;现代入口设计的基本内容——形式美的生成方式以及作为场所性的门,与人达成共鸣和情感交流所必须具备的可达性、多样性、丰富性、个性化、可识别性和意境等设计要求。本书的后部分,还探讨了商业空间一一商业卖场(店面)、餐厅、娱乐空问入口的一般设计要求。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