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成都粉子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成都粉子

  • 作者:文迪
  •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806475744
  •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01日
  • 页数:297
  • 定价:¥2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成都粉子》自2003年8月被作者为“深爱金莲”这一网名在凤鸣网首贴以来,仅两个月点击率狂破50万人次。迄今为止,这一讲述商业社会里个人情感迷失的爱情小说,已被上面家网站转贴、连载,并创造部分网站的*高点击纪录,被众多网友称为2003年中文网络小说**热读。写的是几个成都男人和一大帮成都美女的情感纠葛,这部所谓情色小说倒是出了一点“悬疑”味道,“我”的初恋情人沈秋,以及沈秋与另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还有隐秘的卖淫内幕,就像一个蚕茧,紧紧裹着,迫使你一直想拆解下去。书中用了不少成都方言,《成都粉子》系**创作的长篇网络小说。
    文章节选
    **章
    “情人节”这**,我特别心烦意乱,想一想去年的“情人节”,就过得无比窝囊:当时的女友周家梅正在和我闹分手,我想利用“情人节”这个国际大气候,改善我们俩人的小环境,用一顿烛光晚餐讨好她,以修复我们即将破碎的情感。

    但那天城里几乎所有好一些的酒楼都人满为患,*后只好找了一家生意清淡的鹅肠火锅店。鹅肠也好,可以表示我们的感情虽然曲折婉转,但*终还是一根肠子走到底。

    周家梅一坐下来就面若冰霜,左顾右盼,偶尔用鼻孔照我两下。吃饭的时候,她矜持地把屁股的三分之二搁在凳子上,完全像甲方老板应酬乙方的样子,对于我拿鹅肠开的玩笑,她一副冷嘲热讽的神态。

    不得不承认,那**她的冷傲,她的不屑,都让她显得比平时更优雅迷人,让我至今魂牵梦绕、神魂颠倒。

    *后周家梅好不容易抛出几句话,她说我已经把她的心伤透了,她早已肝肠寸断缝都缝不起来,饭还没吃完就和我吵了起来,不到8点钟我们不欢而散。

    我现在猜测,这婊子一定是故意和我吵架,好借机在“下半场”去和某个奸夫幽会,一定还会通奸!

    一想到这里我就眼冒绿光,感觉自己的头发像一根根韭菜全部立起。

    我一直觉得,“情人节”就是男盗女娼的节日,祖国各地的奸夫淫妇们都会在这**呼朋引伴,成双配对,他们满面红光、双目炯炯,嘴唇火热而娇艳,在夜色的掩护、或者光天华日之下卿卿我我,以各种的姿态干尽苟且之事,留下我一个人像孤魂野鬼,*后不得不溜到“丽都酒廊”。

    丽都酒廊的妈咪叫小燕子,是个18岁的老江湖,15岁从舞蹈学校毕业后跟一个黑社会老大操社会。我很尊重地对她说:“小燕姐,今天是情人节,应该打折。”

    她说不仅不打折,没涨价就算便宜我了。

    操TMD“情人节”十八代祖宗!原来小姐们比我们更热衷于和男朋友过情人节。

    放眼一望,酒廊里只有七八个陪姐小姐。我好不容易选了一个模样看起来颇像《罗马假日》里那位黑发美眉奥黛丽?赫本的小妹。

    这小妹一臀坐下就显得日理万机、魂不守舍,电话短信息不断,好像有很多**大事等着她处理,完全把我当SB。她先说只坐素台,卖酒不卖身,后来经不住我死缠,又说*多打打“快车”,也就是不和我过夜,不吹拉弹唱玩花样,办完事马上拍屁股走人。

    于是去年的“情人节”之夜,我只好把“赫本小姐”拉进了科华
    ……
    编辑推荐语
    这部小说很容易和《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联系起来,虽然后者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上技高一筹,但毕竟慕容雪村做为外地人,在成都的生活经验还很是不足,道听途说的成分较多;而《成都粉子》的作者乃本土文青,其鲜活丰富的成都经验在“绕粉子”的过程中展现开��,这甚至弥补了作品叙事功夫的欠缺。和那些文化(老)流氓相比,作者周围的成都故事还多少显得有点纯情,那些充满理想主义的年轻人和更多的老实孩子让这个温柔的城市不至于堕落到无耻的地步。象城市推广广告片里说的“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不想离开,因为有你有梦想。 假装高潮——读文迪的长篇小说《成都粉子》
    筱凡

    一.失恋后的精神紊乱

    一切都是因为失恋开始的。正像这本小说开始说的:失恋的痛苦不仅仅在于失恋本身,还在于青黄不接。书中的“我”与周家梅分手后,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刻,于是他开始对身边出现的任何粉子想入非非。

    没失恋过就等于没尝过爱情。这句话也许是对的。

    文迪很好地把握住“我”在这个尴尬时期妄想弥补感情空缺的心理,饿狗一样张开鼻孔到处寻觅。从府南河边粗暴地进入朋友刚泡的马子的身体,到后来发生的几起未遂(或已遂)强奸,都是魂飞魄散的他想借籍无束的情欲发泄来忘掉心中的女人周家梅,但是每每适得其反,周家梅自始至终都在我们面前晃悠,虽然大多数时间出现在“我”的回忆里。此时,“我”为了男人那点虚伪的尊严和面子,心理已经慢慢被失恋烤灸变形,从苦思冥想什么时候被戴上绿帽子开始,文迪就为书尾主人公精神上的彻底崩溃埋下了伏笔。

    有人说,悬疑小说像建筑一座楼宇一样,一砖一瓦慢慢积累,牵一发而动全局。文迪这部所谓情色小说我倒是闻出了一点“悬疑”味道,“我”的初恋情人沈秋,以及沈秋与另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还有隐秘的卖淫内幕,就像一个蚕茧,紧紧裹着,迫使你一直想拆解下去。

    这种解读男女之间的情感有点像搜寻一个案件的谜底,倒是一个新鲜阅读方式。我是这样感觉文迪的,所以很引人入胜,而不在于残酷现实中的“上半辈子通奸,下半辈子捉奸。”

    二.野合成功史与恋爱失败史

    应该说,书中的“我”对爱情的理解是片面的,也是不完全的,至少把纯爱情与纯情欲混淆了。从他对沈秋的暗恋到后来用情诗追求周家梅,我们可以看出他少年懵懂的稚嫩情感,很可爱,很痴情,也有很灵机一动的“泡妞伎俩”。所以“我”不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知道鲜花是怎样插上牛粪的。这种略显自卑的心理延续下去,必然是个悲剧。当然“我”更着重一个“缠”,很为自己的缠功沾沾自喜,当这一切*终演变成泡影过后,或者说泯灭之后,“我”便彻底“解放”了。他在床上一边痴迷“不良习惯”,一边利用各种资源、机会,野合甚至嫖妓,以此来淡化失恋给他带来的打击。所以,《成都粉子》可以说是一个精力旺盛的男人一部野合成功史与恋爱失败史。但是,“我”*终还是彻底失败,情欲发泄了,心更痛了。他把爱情和情欲彻底糅合在一起,分不清哪种感觉是真实的,必然“艺术和女人一样,都他妈莫名其妙。”所以“爱情让我们心向神往,粉子让我们黯然神伤,或者相反,粉子让我们充满希望,爱情让我们灰心绝望。”

    *终他把两者分得很清。

    这也许是男人对两性关系的*终诠释,所以让女人们痛恨,或者同情,比如那个周家梅。她选择离开,也正是把“我”看透了。被看透的男人,就像丧家的野犬,只能野合,而不能恋上那张床。

    三.砂轮厂的记忆

    全书都充满着对成都的一种很暧昧的暗示,比如“每一年春天,成都依然草木葳蕤,空气氤氲,正像一个男人热烈思慕的成都粉子,她的白天美丽,她的夜晚湿润。”

    作者对成都的洞洞舞厅即传说中的砂轮厂有大量的笔墨描述。

    我想起1999年一个夏天,我也曾向朋友强烈建议到砂轮厂体验一下“气氛”,朋友们都露出不同程度的蔑视与担心,而我的理由是无比高尚的,虽然说出来的时候有点脸红,因为砂轮厂在成都人眼里是邪恶的,但同时又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我的理由是:作为一个写字的NB,连砂轮厂都没去过,还谈什么深入生活?于是朋友精心挑选了一个长期在砂轮厂鬼混的给我带路。我以为带路人一定是个鬼鬼祟祟的“街娃儿”,当他站在我面前时,我就不能用一个“吃惊”来形容了,起码得两个。就像文迪书中的“我”说,用一首情诗让周家梅脱裤子肯定不行,起码要两首。

    他衣冠楚楚,高大英俊,开车绝不开奥托。我根本不相信像他这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竟然对砂轮厂情有独衷。他见到我时有点矜持甚至害羞,可是在走下楼梯的途中,他便迫不及待原形毕露了。他眉飞色舞地问我,是去三元的还是五元的还是十元的?我问什么意思,他说就是“砂”一曲的价格,表示女人的档次。我说就从三元的开始吧!于是我见识了什么叫衣冠禽兽,大概就是他这种人。他一进舞厅就撩开一个女人的裙子把人家的内裤扒到脚脖子,尽管那个女人正和一个中年人聚精会神地“砂”得有盐有味……

    陪同我的那个朋友吓得浑身哆嗦,悄悄对我说,电视台经常来偷录,如果我们俩的光辉形象上了电视就惨了。于是我们屁滚尿流地回到地面,逃之夭夭了。

    我有点后悔,那天我应该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不摸石头就过河,也许我就能看到文迪书中的红姐,没准还能“砂”一回慕容的油条情人。

    《成都粉子》中的红姐不是巨粉,也不是大粉,充其量是个有点姿色的砂粉。但是她的命运*悲惨,也*令人同情。如果不是生活的逼迫她不会在没有阳光的“地下城”随便让男人砂来砂去,如果不是对爱情的绝望,这个看似没有尊严的“砂轮”不会选择在府南河结束自己的一生。

    四.成都靠噻话生活

    书中充斥着很多成都独有的噻话(押韵的俏皮话),这一点作者把握得很准,因为成都人是靠噻话生活的。这种噻话不像京片子那么油腔滑调,也比东北人一味以“的”作韵脚丰富多彩,可以说这种噻话一直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游弋着,时不时跑进你的耳朵骚扰你。

    作者的噻话是有“文化层次”的,有别于市井噻话。但是要知道,噻话的发明虽然源于底层,但很难被“文化人”容忍;而“文化人”发明的噻话一定会从上到下被“底层”接纳。所以,文迪书中的噻话大概有传播功能,也许就在玉林西路的“白夜”酒吧散播开来。

    有人说,慕容的“遗忘”放在杭州也行,放在广州也行,全国都一样。一语中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因为“遗忘”里很少有成都人时时更新的噻话,这也许跟作者在成都生活时间过短有关。从这点上来看,文迪的“粉子”就只能放在成都,哪儿都不能移动。也就是说,他更是资格的成都造。

    但是,文迪大概太沉溺在这些噻话之中,或者噻话之外的噻话了,有些地方过于繁琐,偏离了主题,这是这部小说的惟一瑕疵,幸好他经常及时打住,把我们从不耐烦中拉回他的故事中去。

    其实书中除了一些没有必要的描写与交代外,还是有大量比较耐人寻味的句子值得复制,网上已经有人默念朗诵了。比如:“这些话题的意境太高,都在腰部以上。”再比如:“桌上的水蜜桃依然和她的乳房一样鲜嫩诱人,但栀子花却有点枯萎了,像用过的避孕套一样搭在绿叶上。”又比如描写一个女人做爱喊COME ON时:“如果有一条母狗学会了一门外语,比方说是猫叫,这当然很好,关键时候可以吓吓耗子。”还有一句*绝的泡妞箴言:“哥们的女人**不能让她们成为姐们。”不胜枚举……

    *后一句也是本书的关键。红姐把口红真相告诉周家梅后,导致她和“我”彻底决裂。

    五.假装高潮

    书的内容是非常残酷的,因为它残酷地揭示了一个谁都不愿意接受的事实:爱情,其实都被假装高潮欺骗了。从周家梅的假装高潮,到“我”到处寻觅虚假高潮,好像性高潮就可以代表爱情。于是我们看到“我”与贵州的女列车员差点把厕所墙壁拱翻,与刚刚认识20分钟的敏敏在府南河畔速战;看到他用王建南写的情诗讨好周家梅,也只是为了让她赶快就范。我们还看到王建南与伴舞的红姐,刘至诚与让“我”垂涎欲滴的“楼粉”林未晏……一幅看似追求爱情却被爱情蒙蔽双眼的集体寻欢图。

    我宁愿相信书中的“我”心中是有一片净土的,那就是对周家梅的爱。不管他追求多少次虚假高潮,惟有周家梅让他念念不舍,虽然初恋情人沈秋在他心中的位置同样重要,但她到广州卖淫的经历以及她和王建南的故事多少冲淡了“我”的浓度,也许是情感目标移位吧,也许周家梅只是一个替代品,无疑,“我”对周家梅的感情*深*稠。但是,在他已经浮躁的心中,即使周家梅没有看透他,即使他们*终又走到一起,难道就真的能找到刻骨铭心的爱情了吗?

    我看未必!也许还要继续上演假装高潮的游戏。

    正当我写这篇短文时,惊悉梅艳芳**凌晨病逝,一代歌后香消玉殒。梅姑刚出道时有一首歌《心债》:明明用尽了努力/明明事事都不计/原来今生心债/偿还不是一世。

    何谓情?何谓爱?何谓生?何谓死?寻寻觅觅,谁有答案?

    我想,作者也许就是带着心债,描绘了他心目中已经退色的爱情。

    今夜花痴
    小你

    大半年前,有部描写成都市井生活的网络小说火得一塌糊涂,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近,又有一部描写成都市井生活的小说在网上很火,有些人可能就不知道了。

    我本来也不知道,但*近每次聚会的餐桌上,都有人问我有没有看过《成都粉子》。他们一边咭咭笑着引用小说里的噻话(成都方言,意指打油的话),一边解释说,这部小说在某网站或某些网站的点击率已经超过了十几万,比起《成都,今夜……》*初的情形来,那可还要火得多啦。

    餐桌上的人接下来眨眨眼睛,神秘而暧昧地说:“里面有众多熟悉的影子和事件……”

    当我搞清楚这话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真的很高兴,因为这部新近热火的网络小说的作者深爱金莲(天知道他怎么想了这么个难听的名字,据说本来叫“深爱潘金莲”,怕出版的时候通不过,删了一个字)原来是我一个很老的老朋友,不久前他失了工作,丢了女朋友,还撞断了膝盖,成了掰掰儿(之后他说出了一句**辛酸的话:“掰掰儿的脚杆追不上变心的翅膀。”),可以说倒霉到了极点,悲愤之下写下《成都粉子》,总算否极泰来,马上就要名利双收了———至少,可以争取步一下慕容雪村的后尘了。

    “里面有众多熟悉的影子和事件。”这句话之下,我不用想都知道深爱金莲写了些什么,我太清楚他们那点破事儿了,不光我,圈子里的人都知道,所谓“他们”,当然就是**的“培根路上的4个花痴”,《成都粉子》写的,无非是这几个花痴绕粉

    子的事儿。这些事儿,多多少少曾经被我和我们的朋友西门媚以“阿多”这个名字,写进各自的专栏里。

    稍晚些时候我碰到了深爱金莲,“请看,多提宝贵意见!”他搓着手,诚恳地看着我,两只眼睛照例有些对不准焦距。

    我当然看了。看的时候我笑(我在里面发现了那么多熟悉的鬼脸),笑的时候却在想,这是我熟悉的成都生活吗?

    说实话,哪怕是在《成都,今夜……》

    *火的时候,我也没能把那部小说看下去。不知道为什么,我硬着头皮看了很多次,每次都看得晕晕呼呼胃里难受*后不得不罢手。我一直没好意思跟朋友们说这个意思,因为这好像显得我这个人太清高。看完《成都粉子》我终于找到了我不喜欢《成都,今夜……》的原因,而这原因和它是通俗且网络的小说无关,那就是,虽然大家都觉得这是反映成都市井生活反映得极真实的小说,我却觉得它不真实。

    这样说是因为我不能说我熟悉《成都,今夜……》的写作背景和生活,但我可以说我熟悉《成都粉子》的写作背景和生活,我知道那些人与事是有确凿的原型的,他们每一件都相当真实,我甚至可以告诉大家小说里那个冰清玉洁却因为卖淫被遣送回籍的沈秋是真人真事,但,这整部小说却不真实,或者说,在真实性上并不比前面那部小说高明多少。人性,或者说生活,其实要复杂得多,难言得多,而这两部小说显然没有把这复杂劲儿表达出来———它们极力想表达复杂,它们讲述的事也的确够复杂的,但这复杂却被它们讲述得太简单了。它们只是用一种简单代替另一种简单而已。表面的真实比虚假更虚假。

    我一直以为,以成都的土壤,应该出一批有意思的小说家。成都这个城市,和南京有点像,而和全国绝大多数城市是不像的,它非常平民化、市井气,它享乐、腐朽、安逸,很好酝造明清小说里那种浓腻的市井氛围,我们不说《红楼梦》,我们只说《金瓶梅》吧。但,奇怪的是,南京如今倒是出了一批有才华的叙事者,成都却鲜有。

    “你把它当文学作品来要求了。”深爱金莲*后抱怨道,暗地里其实是高兴的,因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老青年,对文学的热爱超过我们每一个人。

    我知道你们*想问的其实是关于培根路上的那4个花痴,如果真想知道,你们可以去看《成都粉子》。我想说的是,虽然培根路消失了(2002年被拆,这是另一个故事了),花痴们还是前仆后继着,他们的故事和生活方式也将继续被玩味,但永远是在流言里,不是在艺术中。

    这就是成都。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