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双色版-浮生六记
QQ咨询:
有路璐璐:

双色版-浮生六记

  • 作者:沈复
  •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4099795
  •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01日
  • 页数:360
  • 定价:¥3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浮生六记(双色版)(精编插图本)》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舍,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面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浏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浮生六记(双色版)(精编插图本)》文字清新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文章节选
    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 居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 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因思《关鸠》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 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 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
    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 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母 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
    芸既长,娴女红,三口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无缺。一日,于书 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 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
    余年十三,随母归宁,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 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 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此乾隆乙未七月十六日也。
    是年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
    芸与余同齿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日淑姊。
    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 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
    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 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 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 夭寿之机此已伏矣。
    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腹饥索饵,婢妪以枣脯进,余嫌其甜 。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 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 身而人,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日‘尽矣’,乃藏此 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老仆先归。
    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
    至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烛之夕,见瘦怯身材依然如昔,头巾已揭 ,相视嫣然。合卺后,并肩夜膳,余暗于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腻,胸中不 觉怦怦作跳。让之食,适逢斋期,已数年矣。暗计吃斋之初,正余出痘之 期,因笑谓曰:“今我光鲜无恙,姊可从此开戒否?”芸笑之以目,点之 以首。
    廿四日为余姊于归,廿三国忌不能作乐,故廿二夜即为余姊款嫁,芸 出堂陪宴。余在洞房与伴娘对酌,拇战辄北,大醉而卧;醒则芸正晓妆未 竟也。
    是日亲朋络绎,上灯后始作乐。廿四子正,余作新舅送嫁,丑末归来 ,业已灯残人静;悄然人室,伴妪盹于床下,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 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抚其肩曰:“姊连日辛苦,何犹孜 孜不倦耶?” 芸忙回首起立曰:“顷正欲卧,开橱得此书,不觉阅之忘倦。《西厢 》之名闻之熟矣,今始得见,真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 余笑曰:“唯其才子,笔墨方能尖薄。”伴妪在旁促卧,令其闭门先 去。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 :“姊何心春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 ,不知东方之既白。
    芸作新妇,初甚缄默,终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 处下以和,井井然未尝稍失。每见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 然。余笑曰:“今非吃粥比矣,何尚畏人嘲耶?”芸曰:“曩之藏粥待君 ,传为话柄。今非畏嘲,恐堂上道新娘懒惰耳。”余虽恋其卧而德其正, 因亦随之早起。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
    而欢娱易过,转睫弥月。时吾父稼夫公在会稽幕府,专役相迓,受业 于武林赵省斋先生门下。先生循循善诱,余**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
    归来完姻时,原订随侍到馆。闻信之余,心甚怅然,恐芸之对人坠泪。而 芸反强颜劝勉,代整行装,是晚但觉神色稍异面已。临行,向余小语曰: “无人调护,自去经心!”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 林鸟失群,天地异色。到馆后,吾父即渡江东去。
    居三月,如十年之隔。芸虽时有书来,必两问一答,中多勉励词,余 皆浮套语;心殊怏怏。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l不人,梦魂颠倒。
    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出十题而遣余暂归。喜同戍人得赦。
    登舟后,反觉一刻如年。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 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 此身矣。
    目录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五 中山记历
    卷六 养生记道
    编辑推荐语
    沈复(1763—1825年),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 江苏苏州)。沈复其人,工诗画,善散文,但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人,他既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也不是知名的文人墨客,他终身以游幕、 经商、作画为业,浪迹天下,常年生活在社会底层,故此,其文章风格有 着比较深刻的现实主义色彩。
    关于本书的成因,据史料记载,当是如此:嘉庆十三年(1808年),因 为得到幼时好友石韫玉的举荐,沈复在赴琉球的使团中谋得一职。在历尽 艰险、九死一生的海上旅途中,在生与死的体验中,沈复回忆起自己过往 的人生,不禁产生了“浮生若梦”的感慨,于是挥笔写就自传体散文《浮 生六记》。在开卷之初他便这样写道:“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 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事实上,这正是《浮生六记》得以 问世的缘由。
    一般来说,凡是伟大的作品大多能去沙存金,为人传诵,而这本书能 流传下来堪称幸运。据俞平伯先生在《浮生六记年表》中记载,本书应是 写成于清嘉庆戊辰(1808)年或稍后,当时只有作者的手稿,并未刊刻出版 ,所以不为世人所知,如果不发生意外,这本书很可能就此湮没无闻。但 令人惊讶的是这部手稿却奇迹似的保存了半个世纪,直到清代王韬的妻兄 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它,并慧眼识珠,将其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 报闻尊阁的王韬,并*终于1877年以活字版发行于世。此后,本书风行一 时,多次印刷,有诸多版本,受到众多的欢迎和追捧,时至**,依然有 许多拥趸。
    《浮生六记》共六篇,故名“六记”,可惜,现在已遗失其二。文中 ,作者沈复以简单而又生动的笔调描述了他的爱情故事、人生变故、闲情 逸趣、浪游快记等,其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与众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 性格特征和审美趣味。对于此书,许多学者都曾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其中 尤以林语堂与俞平伯两位先生的评价*具代表性。林语堂非常喜欢这部作 品,将主人公之一的陈芸称为“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一个*可爱的女人 ”,并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 扬;俞平伯则赞美该书道:“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 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无酸语、赘语、道学 语”。总之,对于《浮生六记》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 中国文学史上得风气之先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继往开 来的里程碑之作,是热爱古代文学的读者不可错过的一部杰作。
    本次我社的重版,汲取各家所长,在译文上更适合现代读者阅读,并 且对于前四篇真品做了颇为精当的点评与赏析,非常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 这部作品。此外,在附录部分,我们收录了伪作《中山记历》与《养生记 遭》以及林语堂、俞平伯两位先生关于此书的两篇序文,希望读者朋友可 以参考阅读。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