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理论教学篇
第1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高度集成化的通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它融合了计算机、自动控制以及通信等先进技术,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完善、组合灵活、功耗低以及编程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控制领域,成了工业生产自动化的支柱技术之一。可以说,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是衡量一个**工业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
早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主要用于开关量的逻辑控制,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因此,称之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如今,逻辑控制只是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控制功能之一,故称之为“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由于该简称容易与个人计算机(PC)相混淆,所以,仍然将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为PLC。
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由来与定义
1.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由来
将各种继电器和接触器等有触点电器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起来,实现逻辑和顺序控制等功能的继电器控制系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这种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易于掌握,满足了当时工业生产的基本控制要求,在近半个世纪里,一直占据了工业控制的主导地位。但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体积庞大、可靠性差、响应慢、功耗高、噪声大、功能简单而固定。由于是依靠硬连线实现的逻辑关系,当生产工艺流程改变时,往往原有的控制柜都需要彻底更换,缺乏通用性和灵活性。这些缺点在20世纪60年代的汽车工业中凸现出来了。那时,美国汽车工业竞争加剧,加速了汽车型号的更新换代。而每一次改型都直接导致继电器控制系统的重新设计和安装,因其设计和安装周期较长,大大影响了新产品的匕市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