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电工基础实训
模块1 电工**知识
电气工作人员要经常接触电气装置,往往由于工作疏忽大意、操作技术不熟练或者没有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程,而造成人身触电事故。因此,为了**生产,预防事故的发生,要求电气工作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用电知识。本模块主要介绍常见的触电方式、触电原因、防止触电的措施以及现场急救知识。
1.1 触电的危害和触电方式
1.1.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因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局部受伤或死亡的现象称为触电。按人体受伤害的程度不同,触电可分为电伤和电击两种类型。
1.电伤
电伤是指在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下造成的人体外伤。常见的有灼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
灼伤由电流的热效应引起,主要是指电弧灼伤,造成皮肤红肿、烧焦或皮下组织损伤;电弧还会使眼睛受到严重损害。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紧密接触的情况下,一般伤口不发炎或化脓,但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觉。皮肤金属化则是指由电流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导致熔化的金属颗粒渗入皮肤表层,使受伤部位皮肤带金属颜色且产生硬块,经一段时间后会自行脱落,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2.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时,对人体内部器官造成的伤害。电击可使肌肉抽搐、内部组织损伤,造成发热、神经麻痹等。严重时将引起昏迷、窒息,甚至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中止而死亡。触电死亡中绝大都分是电击造成的,所以电击是*危险的触电事故。实践证明,电击伤人的程度由流过人体电流的频率、电流强度、流过人体的途径、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触电者本人的健康状况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