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女王和她们的情人
QQ咨询:
有路璐璐:

女王和她们的情人

  • 作者:(奥)黑尔佳·托马 宁瑛 钟长盛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06035828
  •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1日
  • 页数:302
  • 定价:¥4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她们是命运的宠儿,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她们又是*不幸的女人,所爱的男人视她们为通向权力和财富的阶梯。……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奥地利的安娜、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丹麦的卡罗琳·玛蒂尔德、法国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和西班牙的玛丽·路易丝,六位不可一世的女王,向我们展示着她们伟大而凄美的爱情,荡气回肠……
    文章节选
    **章 在伦敦塔的阴影中——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莱斯特伯爵以及埃塞克斯伯爵
    一、莱斯特伯爵——一个深得女王爱恋的人
    潮湿、浓重、灰蒙蒙的大雾笼罩在英格兰首都的上空。1554年3月17日早晨,大街上几乎没有一个行人,因为这**正好是复活节前的星期日,伦敦的市民们都正在教堂里做弥撒。一艘孤零零的小船从泰晤士河上滑行而过,穿过了从河面上升起的霾云。小船沿着伦敦塔那可怕的外墙继续前行。*后,它在所谓的“叛徒门”前面靠了岸。
    在两位**官员的陪同下,一位年轻的女子从小船里走了下来。女子芳龄20,身材苗条,长得有些柔弱。她身穿一件黑色的天鹅绒大衣。大衣的风帽里露出她那闪光的、红金色的头发。她就是伊丽莎白公主。她和英格兰女王玛丽亚是同父异母的姐妹,她是妹妹。现在她是一个嫌疑犯,人们怀疑她参与了“坏亚特密谋”。这是信奉新教的人们所发起的一次叛逆行动,其目的是要推翻信奉天主教的玛丽亚女王,让伊丽莎白公主登上王位。
    虽然人们对这位伊丽莎白公主产生了怀疑,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找到任何证据。不过,英格兰都铎王室这一对姐妹之间的关系却极其紧张。玛丽亚女王一直担心她妹妹伊丽莎白公主会成为她的竞争对手。玛丽亚女王已经37岁了,偏偏又过早地显出了衰老的迹象,而且还经常得病,再加上她又十分热心地对待自己的宗教信仰——天主教,因此她根本就没有得到人们的爱戴。而伊丽莎白公主却正好与玛丽亚女王相反,她长得光彩照人,异常美丽,还很年轻,在老百姓中深得人心。人们之所以如此喜爱伊丽莎白公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已经皈依了新教。
    当伊丽莎白公主踏着通往臭名昭著的伦敦塔监狱的台阶向上走去的时候,她不由得战栗起来,如烟往事涌上心头。她回忆起了她那不幸的母亲安娜·博琳。18年前,她的母亲也踏上了这条道路。从那个时候起,她母亲的命运就像一团黑色的阴影,一直笼罩在这位都铎王室公主的头上,并始终伴随着她的生活。
    在1533年,也就是她出生的那一年——她的父亲亨利八世宣布和罗马脱离关系,并在英格兰大力提倡圣公会。在这以前,亨利八世提出了和他的**位夫人——阿拉贡的卡塔琳娜——离婚的要求,但是罗马教皇却极力阻止他这样做。卡塔琳娜只给他生下了一个女儿,这就是玛丽亚。
    亨利八世的第二位夫人名叫安娜·博琳,比他整整小了20岁,他曾十分狂热地爱过她。亨利八世对她充满了期望,热切地盼望着她能够给他生下一个男性继承人。可是安娜也使他大失所望,因为他的这位夫人也“只是”给他生下了一个女孩,时间是1533年9月7日。这个女孩的名字就是伊丽莎白。年轻的王后安娜知道,她的丈夫在爱情方面是变化无常的。她更知道,她的幸福和未来完���取决于一件事情,那就是能不能给国王生下一个儿子。1536年年初,她倒是真的生下了一个男孩,可是这个孩子一来到人间马上就死去了。因此,亨利八世很快就失去了对第二位夫人的兴趣。他一气之下竟命令手下人把安娜逮捕起来,并且把她告上法庭,说她犯有攻击国王的叛逆大罪。他在漏洞百出的起诉书中说,他的妻子不仅和好几个男人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其中的一个奸夫甚至就是她自己的兄弟——而且还计划谋杀国王。法庭对安娜的判决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下来了。1536年5月19日,刽子手举起屠刀,砍掉了安娜·博琳的脑袋。
    仅仅在处决安娜·博琳一个星期以后,亨利八世便与简·西摩结成了伉俪。1537年10月,这位夫人终于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即后来的爱德华六世。不过,这位夫人还在坐月子的时候就与世长辞了,离她临产并没有几天。1540年1月,亨利八世第四次结婚,夫人名叫安娜·克莱乌。亨利八世之所以和她结婚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他对这位夫人如此厌恶,以至于仅仅过了六个月他就又一次提出了离婚的要求。由于厌恶与安娜·克莱乌的这次婚姻,他还把这次婚姻的始作俑者——托马斯·克伦威尔砍了头。
    和安娜·克莱乌离婚两周以后,亨利八世第五次结婚。这次被选中的女人名叫卡塔琳娜·霍华德,她非常年轻。可是没过几个月,她也遭到了当年她表姐安娜·博琳的命运,也被指控犯有通奸罪,也被送上了断头台。只有亨利八世的第六位夫人——聪慧的卡塔琳娜·帕尔——比国王活的时间长。1647年1月,亨利八世与世长辞。这时候,安娜-博琳的女儿伊丽莎白已经变成了父母双亡的孤儿,卡塔琳娜·帕尔便领养了这个女儿。
    在她的母亲遭到处决以后,伊丽莎白公主也被宣布为私生子,从而被贬为庶人。尽管这样,她后来还是又被指定为王位的继承人。但是,她的名次却排在她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德华以及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亚的后面。私生子的说法给她带来了耻辱,她的地位又一直不能够明确地确定下来,这一切都给这个十分敏感的女孩子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在宫廷中,有的人认为,伊丽莎白的存在对于他们是不利的、是有妨碍的,而另外一些人则觉得,在他们争权夺利的斗争中伊丽莎白好像是纸牌游戏中的百搭牌,它既可以代替任何一张牌,又可以用做**。想利用她的人有如过江之鲫,可是值得她信赖的人却寥若晨星。
    伊丽莎白已经渐渐长大了,她慢慢认识到了爱情的阴暗面。当她的父亲除掉她母亲的时候,她才两岁半,并未记事,后来她才从别人的讲述中知道了她母亲的悲惨往事。五年以后,她对母亲的事情就已经有了相当清楚的理解了,因为这时候同样的命运又突然地降落到了她的姨母卡塔琳娜·霍华德的头上。当时,她听到了卡塔琳娜那绝望的呼喊声,因为人们已经将卡塔琳娜逮捕起来了。可是,亨利八世却拒绝再看她一眼。男人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女人啊!
    1547年,伊丽莎白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登上了国王的宝座,这就是爱德华六
    世。那年他只有10岁,因此受着他叔叔——护国公爱德华·西摩的监护。这位叔叔替他管理着**大事。护国公西摩有一个弟弟——托马斯·西摩,长得十分英俊,充满了魅力,很是迷人,三十四五岁的样子。托马斯·西摩妒忌自己那位大权在握的哥哥护国公西摩,这促使他向伊丽莎白公主提出了结婚的请求。其实,这是一个无理的要求,它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们的阻止。于是,他便和他青年时期的恋人,也就是亨利八世的遗孀卡塔琳娜-帕尔结成了夫妻。这位王后当时才36岁,依然是一个非常迷人的女人。托马斯·西摩通过这种曲折的办法来到了伊丽莎白公主的身边。他总是尝试着接近这位姑娘,结果弄得这位姑娘心乱如麻。伊丽莎白当时已经15岁了。她对这位充满欢乐、英俊活泼的男人产生了好感,而且还喜欢上了他。伊丽莎白的这种感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男人对她很感兴趣,还十分关心她。一提到他的名字时,伊丽莎白就满脸通红。刚开始时,帕尔还笑嘻嘻地、半真半假地和她争辩几句,问她是不是已经爱上了托马斯·西摩。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帕尔的心中真的产生了醋意。这样一来,她便把伊丽莎白送到别的地方去了。
    人们把这位公主送到了哈特菲尔德。在那里,她的内心受到了折磨,总觉得自己犯了错误,甚至产生了罪过感。伊丽莎白**次十分明显地表现出了她的敏感性和容易激动的情绪。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她谴责自己,她的神经也几近崩溃。这位公主整天哭泣不止,*后她终于坚持不下去了,甚至还得了一场大病。
    对待与异性的关系,伊丽莎白一直有心理障碍。这种障碍的幼芽看来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栽种上了。1548年8月,还在坐月子的卡塔琳娜·帕尔不幸地去世了。这时候,伊丽莎白的罪过感变得更加强烈。而心急的托马斯·西摩还没有等到他完全变成一个鳏夫,就开始重新执行他原来的计划:娶伊丽莎白为妻。可是,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一点儿也不知道小心谨慎地行事,他竟然开始对自己的哥哥搞起阴谋诡计来了。后来他终于因谋反罪而遭到了逮捕,并于1549年3月被处决。
    伊丽莎自在她的一生中**次卷进了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中,**次感受到了权势的威胁。人们怀疑她犯有叛逆罪,这种怀疑一直悬浮在她的头上。虽然伊丽莎白是一个感情强烈的人,但她的性格却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在她陷入棘手的境地时她总能做到自我克制,保持镇定沉着的心态。不管怎么说,托马斯·西摩总归是她的初恋情人,他的被处死使她深受震惊。尽管这样,她还是成功地做到了一点,那就是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并对所有的谣言和指控——说她对托马斯·西摩的密谋以及他要娶她为妻,一一地进行了反驳。据说在托马斯·西摩被处决的那**,伊丽莎白不但没有表现出冲动的情绪,反而用十分清晰的声音说出了那句有名的名言:“今天被处死的这个人虽然具有很高的才智,但是却具有很低的判断能力。”
    和托马斯·西摩的关系使伊丽莎白积累了惨痛的经验。这种经验留下了道道痕迹,表现在她那十分敏感的个性上。不过她也学到了一些本领:面对那些争权夺利的阴谋诡计如何保护自己,让自己能够生存下来;如何把自己伪装起来;如何控制自己的感情,喜怒不形于色;如何看穿伪君子的真面目。伊丽莎白之所以要学会这些本领,是因为那时候有一批所谓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这些人物虽然长了一张有教养的、温文尔雅的面孔,但是在他们这种面孔后面隐藏着的却完全是寡廉鲜耻、肆无忌惮的想法。这也就是那个时代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思想。在这种面孔后面隐藏着的还有冷冰冰的自私自利、利己主义以及极其严重的虚荣心。这种虚荣心在当时高层次的人群当中,甚至*高层次的人群当中都占着统治地位。在16世纪,人们很容易遭到杀身之祸。经常有人由于政治原因而被杀害。这在当时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到处都潜伏着致人于死地的毒药。阴谋和诡计把许多人“变成”叛变者,然后就把他们送上断头台或者投进伦敦塔的大狱里。
    ……
    目录
    前言
    **章 在伦敦塔的阴影中——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莱斯特伯爵以及埃塞克斯伯爵
    第二章 王后与红衣主教——奥地利安娜与红衣主教马萨林
    第三章 权力与激情——叶卡捷琳娜二世、波尼亚托夫斯基、奥尔洛夫以及波将金
    第四章 一桩灾难重重的风浪韵事
    第五章 断头台阴影中的爱情——玛丽·安托瓦内特和阿克塞尔·冯·费尔森
    第六章 显赫一时的声誉如此流逝……——西班牙的玛丽·路易丝和曼努埃尔·戈多伊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