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韩信,淮阴人。当初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贫穷,没有好的德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会做生意,经常寄居在别人家白吃白喝,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谋食,这样有几个月了,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于是就早早地在床上把饭吃了。饭口的时候,韩信前往,不给他置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离去不再回来。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妇人在水中拍洗绵絮,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直到漂洗完毕,十几天都如此。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图你报答我吗?”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内心是怯懦的。”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盯着他看了很久,俯身从他的胯下跪着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等到项粱率军渡过了淮河,韩信持剑跟随他,做了项粱的部下,不被人所知。项粱战败,又隶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谋求被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入蜀,韩信从楚逃出,归顺了汉王。因为没有什么名声,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犯法判处斩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说:“汉王不想成就统**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认为他的话不同凡响,认为他的相貌堂堂正正,就放了他而没有杀他。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把这事报告汉王,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汉王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是位奇才。
到达南郑,将官们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来个。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不止一次对汉王说过,汉王不任用,也就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就亲自去追赶他。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恼怒又是高兴。骂萧何道:“你为什么逃跑?”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汉王说:“你所追赶的人是谁?”萧何回答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将官们逃跑的人数要用几十来计算,您没去追一个,却去追韩信,是骗人。”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物,是**的奇才,****。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是用不着韩信的,如果一定要争
…… 古代汉语是一门以中国古代书面语中的文言文为教学对象的基础课,不仅是从事汉语言文字学教学与研究的基础,同时也和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哲学、古籍整理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从事这些相关学科教学和研究的工具。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四卷本)是古代汉语教学领域经典名著,不仅为全国各高校古代汉语教学所推崇,也是诸多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古代汉语科目的指定参考书目。然在教学过程中,编者发现一些学生对这套教材理不清头绪、抓不着**;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亦反映,由于该套书内容多、难度大而不知道如何展开复习。鉴于此,编者特编写此辅导教材,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本书按照王力《古代汉语》体例,分为文选、常用词以及古汉语通论三个部分。另外,为了便于广大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本书还针对自主学习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设置了同步练习以及考研真题链接部分。其中文选部分旨在点出文章的**、难点,对**词汇以及古汉语特殊句式进行全面地分析举例,并给出选文的参考译文;常用词部分以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为蓝本,提纲挈领点出常用词的常见用法,理清其词义发展线索;通论部分则广泛吸收其他教材的一些观点以及学界*新研究成果,努力做到集众家之所长;同步练习题部分针对文选、常用词及通论三部分分别设置题目,针对性强、覆盖面全、题型典型,并注意联系教学实际,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考研真题链接部分搜集整合、精心选编了全国各大院校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考试真题,并给出参考答案,为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提供了**手的考研资料,以便广大考生对考研真题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本书编写的分工如下:**册主编杨惠栋;第二册主编贾莹、胡萃;第三册主编张玉代;第四册主编王洋。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领导和有关编辑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对《古代汉语》作者王力老师表示衷心的谢意。由于编者学识浅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