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人机界面设计(实践篇)
QQ咨询:
有路璐璐:

人机界面设计(实践篇)

  • 作者:李乐山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44949
  •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1日
  • 页数:313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人机界面设计(实践篇)》是李乐山于2004年出版《人机界面设计》(科学出版社)之后在该领域的第二部著作。本书主要建立了一套“以用户为本”的软件或有关产品设计过程,该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调查用户需要和建立用户模型;第二,按照用户模型建立设计指南,然后由软件人员编写代码;第三,按照用户模型建立可用性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作者通过多年实践和研究,主要建立了**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设计方法,这些方法在国外也是近十几年才建立起来的。本书主要分析了如何进行用户调查和建立用户模型,如何建立可用性标准化测试方法,并且分析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各种可用性测试方法的优缺点。本书没有分析如何建立设计指南,因为这里面没有复杂的理论原理,主要应该依据各个企业的惯例和要求建立设计指南。
    本书适合用作有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企业设计人员和有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文章节选
    **章 绪论:用户界面设计过程的要点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面对初学者,介绍用户界面的大致设计过程,分析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各个企业的设计过程是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彼此的设计过程不完全一致。本章只是给出了用户界面设计过程的一般���作要点,不可把本章介绍的方法当作死板的教条。
    一、用户界面设计过程要点概述
    一个产品或应用软件设计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确立设计项目。发现问题,分析设计任务,确立可行性,提出设计项目。
    第二,设计调查。包括市场调查、设计人员调查、用户调查,建立用户模型。
    第三,制定设计指南。调查软件人员设计规范需求,按照软件人员期待编写设计指南,软件人员根据设计指南规划应用软件功能和结构,并编写代码,当他们发现设计指南不恰当时,要与用户界面设计师沟通修改。
    第四,产品测试。建立产品测试标准,进行各种测试,其中可用性测试是综合性的。
    具体说,设计过程的要点大致如图1-0-1所示。
    1.下达设计项目
    由以下几方面因素确立企业的设计项目。
    **,我国许多企业的设计项目主要是由总经理或少数几个负责人决策的。
    第二,设计人员根据专业知识(主要是人机学、心理学等)、市场反馈信息、专家建议等,提出对现有产品的改进建议,作为未来新设计项目。这些信息也会被送到下面用户模型中。
    ……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用户界面设计过程的要点
    第二章 用户调查
    **节 如何进行访谈
    第二节 如何调查用户的行动需要
    第三节 用户任务模型
    第四节 如何调查用户的认知需要
    第五节 用户认知模型与出错模型
    第六节 如何设计问卷
    第七节 设计调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第八节 调查效度分析
    第九节 如何改善调查效度
    第十节 调查信度分析
    第十一节 如何改善调查信度
    第十二节 可用性测试的抽样问题
    第十三节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当前国外的可用性测试
    **节 依据ISO9241第11部分的可用性测试问卷
    第二节 依据ISO9241第10部分的可用性固定问卷
    第三节 其他各种可用性结构框架
    第四节 固定问卷可用性测试方法
    第五节 多媒体用户界面人机学标准
    第四章 对国外可用性测试方法的分析和改进
    **节 对国外可用性测试现状的分析
    第二节 对满意度测试的分析与改进
    第三节 当前国外可用性测试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改进的可用性测试方法
    第五节 供设计人员的可用性分析方法
    第六节 供设计人员的可用性检查清单
    第七节 专题研究
    第五章 工作量评价方法
    **节 工作量评价概述
    第二节 主任务测试法
    第三节 次要任务测试法
    第四节 主观测试法
    第五节 美国宇航局任务负荷指数
    第六节 主观工作量评价法
    第六章 科学论
    **节 本体论
    第二节 认识论
    第三节 方法论
    第四节 计算机发展的可能前景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