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想得对才能做得对——成功者的理性思维之道
1.思维有多深,就能走多远
有人说,人的种族优越性在于思维,在于有想法。人是会思考的动物,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善于模仿人类行为的动物,比如猩猩永远做不到的,因为动物没有这种高深的思维。虽然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每个人都有其单独的思维,但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能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思维。事实上,大多数人在面对问题时,并没有认真地运用自己的思维,而是单纯地把“一时的想法”称之为解决问题的策略,甚至有的人根本连想都不想,只是在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就让它来解决问题。
思维绝非一时的想法,而是一个在经过综合考虑,长期思索之后做出的明智的决定。思维有多深,一个人在成功之路上就会走多远。拿破仑·希尔说:“很多人终其一生总在原地踏步,只因目光过于短浅。”一个目光短浅的人,只看到了眼前,而看不到长远的未来,不是因为他不想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更不是因为他不想自己的人生会更加美好,而是因为他没有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这些人并不是没有足够的才能与智慧,而是没有足够的思维深度来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定位,所以没有取得成功,或者没有取得自己预期的成功。一个成功者则是不仅有着超人的才能,更有着超前的意识,思维够深刻,够宽广,只因如此,他们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只有一位合伙人——埃德温·巴恩斯。巴恩斯在成为爱迪生的合伙人之前的职业是流浪汉。爱迪生后来回忆自己**次见到他,也就是他来毛遂自荐时,是这样描述的:
他站在我面前,看上去就像个普通的流浪汉,但是从他的脸上能够看得出他充满信心,有备而来。与他共事几年之后,我感到当一个人真正渴望某件事的时候,他宁愿拿自己的一生做赌注来得到它,这样的人一定会成功。我给了他机会,因为我认为他有决心坚持到成功。事实证明,我的这些决定是正确的。
虽然爱迪生后来对他的评价很高,但是当这个流浪汉来到他的工作室声称要跟他共事时,他并没有给他合作的机会,只是给了他一个在爱迪生办公室工作的机会。几个月后,他觉得所设想的目标并没有多大的进展。但是巴恩斯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通过这几个月对爱迪生的了解,然后进行了综合考虑,进一步坚定了成为爱迪生合伙人的想法。当爱迪**明了一种新的产品——授话机时,他的推销员并不看好这一新产品,所以对推销这一产品并不热情。巴恩斯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认为他可以卖爱迪**明的授话机。于是他便将自己的想法跟爱迪生说了。爱迪生给了他这个机会,结果巴恩斯把机器卖了出去,并且推销得十分成功。后来爱迪生便跟他签订了一份包销合同,让他负责全美国的授话机销售。巴恩斯获得了机会,更加地努力,*终取得了成功,成为爱迪生惟一的合伙人,从而拥有了大量的财富。
在爱迪生办公室工作的人,为他推销产品的人肯定还有很多,但是却只有巴恩斯*终成为他的合伙人,取得了成功。这并不是因为巴恩斯多有本事,也不是因为他多会讨爱迪生欢心,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巴恩斯的思维深度要比其他人高出很多倍。��为他“站得高”,所以“看得远”。他在一开始时,便通过深思熟虑,运用思维的力量,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是成为爱迪生的合伙人,而不是他旗下的一个职员,所以他*终也就达到了自己所思所想的目的。
人的思维能到什么高度,就决定他的成就能有多大。有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经过时问他们在干什么。甲说:“我们在砌墙。”乙说:“我们在建造高楼大厦。”丙说:“我们在建设城市。”几年之后,甲依旧在砌墙,乙成了建筑工程师,而丙则成了城市规划设计师。这个故事很明显地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有多深,他就会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多远。那些不愿意运用自己的思维,不去进行思考的人只能原地踏步,直至生命的结束也不会有任何成就。
2.成功决定于“智慧”,而不是“聪明”
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把聪明等同于智慧。但是实际上,聪明的人并不一定拥有智慧。而一个拥有智慧的人,也并一定就是一个**聪明的人。聪明与智慧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聪明”的定义是:“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而“智慧”的定义则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还有人解释说,聪明是对一件事情的瞬时反应能力,而智慧则是对事情的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能力。从这种种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聪明与智慧,高下立判。有智慧的人拥有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忍耐力与审美能力等在内的**智能。而这些能力又是一个成功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很聪明,智商高人一等,但是他们却总是“做傻事”,没有取得什么成功。而有些人看似并不聪明,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是却往往能够取得异于常人的成就。这就是小聪明与大智慧的根本区别。
小聪明的人聪明伶俐,会说话会办事,伶牙俐齿,机灵敏捷,有种随风而动的轻巧,有种因势利导的灵动,有种能千变万化的能力,有能随机应变的聪慧。聪明的人在职场中非常活跃,尤其在应急类的紧要关头常常能够“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博得交口称赞。而大智慧则往往表现出反应似乎比较慢,有时甚至会晚别人一步。大智慧的人不显山,不露山,稳重大方,拙中藏巧,大智若愚,运筹帷幄,高屋建瓴,有种水滴石穿的坚韧,有种坐山观虎斗的气概,有种任你有千变万化,我早已将你看穿的沉稳。人们常常会很赞赏聪明的人,但是却不看好“若愚”的大智慧,似乎都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但是这种人才是真正能够取得成功的人。
其实小聪明和大智慧也不是冰火不相融的。往往有些聪明人会变成一些具有大智慧的人。因为这种人明白,只有大智慧才能真正取得成功,于是便不断地磨炼自己,*终成为具有大智慧的人。
人生需要的是大智慧,而*忌讳的则是小聪明。小聪明也许会得逞于一时,但是不会长久。清朝巨贪和坤本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物,他就是因为聪明伶俐而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从而平步青云,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臣。但是他并没有在官场中磨炼自己的智慧,而是一生都在耍小聪明,挖空心思,不厌其烦地敛财,从而成为**贪官,害国害民。而乾隆皇帝则是具有大智慧的人,早就知道了他贪的财比国库都多很多,但是却一直不动他,而是让他继续敛财,*后将他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嘉庆来处理。小人物被小聪明所误,容易变得张狂,自己不认识自己,走路辨不出南北西东,做事不知道天高地厚*终导致失败。大人物则运用大智慧,取得成功。真正的成功需要的是大智慧,而大智慧则是需要通过不断地磨炼、不断地思考来获得的。
3.绕开“想当然”的陷阱
“想当然”的意思是指仅凭主观臆断来推测,认为事情应该或者大概会是这样。“想当然”当然只是“想”,而事实绝非当然。每个取得成功的人,都不是通过想当然来获得的。他们不仅想到了,而且还会去了解真实的情况,然后以一种渴望成功的心态去策划获得成功的正确方法,并以永不言败的信心与坚忍的毅力去实施自己的计划。
“想当然”是经不起现实考验的,因为“想当然”没有正确的思维作支撑,完全是凭自己的想象作决定,是没有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判断,只是根据一些泛泛的表面现象而盲目地判断事情的对错或走向。
麦肯锡强调要用有组织的思考模式、依据事实基础、确认各项假设基调。虽然要有假设,但一定要找到有具体的数据来支持你的假设和解决方案。他思考问题的三大步骤是:以事实为基础、严谨的组织架构及假设取向。由此可见,他的假设并不是“想当然”,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
“想当然”只会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办事,结果往往是忽略了实际情况,只想到一种或几种可能,而不会将问题考虑全面,也不会考虑得很深入,结果就会由此造成错误和悲剧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