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是一种供用户根据自己的要求来构造逻辑功能的数字集成电路。一般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即用原理图、状态机、硬件描述语言(VHDL)等方法来表示设计思想,经过一系列编译或转换程序,生成相应的目标文件,再由编程器或电缆将设计文件配���到目标器件中,这时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就可作为满足用户要求的专用集成电路使用了。也就是说,电子工程师们可在现场自行研制自己所要求的电路或电子系统。
PLD经历了从PROM、PLA、GAL到FPGA、ispLSl等发展过程。在此期间,PLD的集成度和速度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增强,结构趋于更合理,使用变得更灵活方便。PLD的出现,打破了中小规模通用型集成电路和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的垄断局面。与中小规模通用型集成电路相比,用PLD实现数字系统,有集成度高、速度快、功耗小、可靠性高等优点。与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相比,用PLD实现数字系统,有研制周期短、先期投资少、无风险、修改逻辑设计方便、小批量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PLD将在集成电路市场占统治地位。
随着可编程逻辑器件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以及EDA开发软件的不断完善,现代电子系统的设计将越来越多地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特别是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如果说电子系统可以像积木块一样堆积起来的话,那么现在构成许多电子系统仅仅需要三种标准的积木块——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甚至仅需一块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
……